网络原住民 离不开手机-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阅读提示:踩空间,即到空间去拜访他人,或在里面留言,看到有朋友踩自己的空间,一般主人也会礼貌性地回踩,与以前的走亲访友十分相似,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记者|周 洁
相对于早已成为社会中坚的80后一代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来说,95后绝大部分仍然身处校园,虽然都是9字打头的年轻一代,但是95后和90后却不能称为是同一代人。95后出生的孩子恰好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流——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5年,微软发行了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并开发了中文版,迅速占领市场;
1998年开始,中国网民的数量呈现了几何级的增长,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电脑连接世界,放眼未来。
2007年,苹果发布一代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普及化的进程,也开启了移动互联的新时代。
95后,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网络时代的居民。
移动互联:95后生活的基础
“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晚上睡觉前,也一定要玩一会儿手机才能睡觉。”出生于1995年的上海某高校大三学生杨其这样对《新民周刊》记者表达手机对于他的重要性,“虽然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时不时就会打开看一下,忍不住。””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根据mux用研2016年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调查报告》显示,95后虽然在人口中占比不到10%,却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最高的人群,他们的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和晚上,难以忍受长时间的断网状态,并且喜欢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一些新开发的app尝鲜,那些功能实用、界面友好、能便利生活的应用最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对于95后来说,手机不仅是用来听歌看电影的工具,也是帮助学习聊天社交的桥梁。
其实,杨其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了,由于在班级里成绩不错,家长没有过多干预他使用电脑。他自己心里十分有分寸,平时只会用电脑登录qq农场偷个菜,看看视频,到了周末才会放心打上几局《英雄联盟》娱乐放松。中学阶段,虽然学校规定不允许携带手机,但是家里还是给他配了一部手机方便联系。
到了大学以后,杨其用手机注册了支付宝,绑定了微信支付,在他看来,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了生活,安全性也有保证,平时的生活用品他都会从网上购买,甚至包括手机这样的高价产品。
由于自小接触网络世界,杨其十分懂得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筛选和甄别,也注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前不久,杨其在淘宝购买了某品牌最新的旗舰手机,用专业的手机测试软件“跑分”后,他发现这款手机和它在广告中所标榜的信息不符,甚至相差甚大,通过进一步的查询和比对,他确信自己买到了次品,于是根据淘宝的相应程序开始了维权。
可以说,95后比80后甚至初代90后更加适应手机上的云端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手机和电脑是记事起就有的玩具,抑或是工具。今年上大学的小文从四年级就开始接触网络,在六年级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仅能通话、短信的小灵通;到了初中,小文的手机也更新换代成了能够上网的lg冰淇淋翻盖手机。手机技术在发展,当时小文的手机几乎每半年一换,手机对于她来说,不仅是移动上网的媒介,也是展示品位的道具。直到iphone横空出世,风头一时无两,价格更是无出其右,小文才放缓了更新手机设备的频率,把手机作为耐用品来看待。
95后,比起老一辈来,他们有着更多的选择。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是“无所谓”,这既是因为他们成长于经济繁荣的时代、没有遭受过物资短缺的困扰,也是因为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他们能接触到范围更广、选择更多,不会因为一个选择就患得患失。当然,与此对应的是,他们似乎也缺少人与人之间相处交流才拥有的互相体谅和包容,显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对公共生活缺乏关注。
qq记录下的成长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楼房越来越高,而以往“鸡犬相闻”的邻里关系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所改变,同样改变的还有孩子们的娱乐方式。在80后的记忆里,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分享美食,邻居孩子们一起玩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但绝大多数95后的童年里,他们从小住在高楼里,邻居虽然只有一门相隔,却鲜少交流沟通,而城市生活的便利也不再需要邻居间相互帮助,那些传统的娱乐项目更是玩不起来。95后的业余时间除了学习,几乎都泡在了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这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可能就数qq了。注册一个qq账号,在虚拟世界为自己代言,既是社交生活的需要,也是打发余暇的需要。
小文就是其中的典型。她四年级就注册了自己的qq号,并且活跃度很高,已经攒满了两个太阳。对她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qq空间,为了装扮自己的空间并且播放好听的音乐,她曾经购买了腾讯为空间推出的黄钻功能和在空间使用正版音乐的绿钻功能——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同学和好友来自己的空间踩一踩。
踩空间,即到空间去拜访他人,或在里面留言,看到有朋友踩自己的空间,一般主人也会礼貌性地回踩,与以前的走亲访友十分相似,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杨其也是如此,虽然他平时热爱网游,喜欢浏览数码产品信息和科技资讯,但是qq作为一种保持社交联系的渠道,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哪怕现在他常常使用微信平台,但他仍然保持着定时登录qq的习惯——那些不愿意使用微信的朋友仍然活跃在空间里,而杨其希望知道他们的近况。
根据一组数据,哪怕在微信后来居上赶超qq的趋势之下,qq空间的月活跃用户仍然达到6.52亿,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5.96亿。其中,95后月活跃用户超过2亿。基于庞大的数据基础,腾讯还先后发布过《“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qq空间95后消费观数据报告》以及《ai 时尚:中国 95 后流行色报告》,俨然一副95后数据专家的样子。
事实上,人人网逐渐式微,开心网不知所踪的情况下,qq空间仍然能够稳定保持6亿的流量,靠的就是95后的不离不弃。
当成年人迷恋朋友圈的分享不能自拔时,95后却选择了分组甚至屏蔽家人父母。至于原因,一位生于1997年的男孩曾这样说道:“qq空间更适合年轻人无拘束的分享各种无厘头东西,而微信则更成熟和严谨——自己在微信上的分享要‘认真想一下再决定’”。可以说,朋友圈关系较为私密的特点也正是95后所排斥的。更何况相对于微信相对封闭的社交特点,qq空间的部落格更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95后找到兴趣相投的小伙伴。
当然,95后从来不代表专一。网络时代赋予了他们太多选择,大部分95后都同时拥有微信、qq、微博、豆瓣等各种社交平台的账号,qq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过程,但能否继续留住不断长大的95后,仍然还需要作出努力。(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杨其、小文、许华均为化名)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