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地址官网入口地址首页 > 封面 > 正文

从游戏网瘾到人生活法-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8-03-0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提示:一代人,一代游戏。无论是弹弓、弹球、小霸王,还是仙剑、魔兽世界、愤怒的小鸟……它们背后承载的是属于每一代人各自的美好记忆,而游戏方式的改变与推陈出新,也恰恰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条件与生活水平的飞升。
记者|应 琛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当这首打满时代烙印的民谣响起来时,你是否又梦回童年,想起儿时的游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孩子,没有电脑,没有iphone,也没有网络游戏,更没有御姐与萝莉。当然,爸爸妈妈也不用每个学期都带孩子去检查视力。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孩子们满大街地乱跑,骑马打仗、捉迷藏、跳皮筋,而网络时代之后,一些孩子往往是躲在家里上网,和陌生的朋友一起玩游戏……
  一代人,一代游戏。无论是弹弓、弹球、小霸王,还是仙剑、魔兽世界、愤怒的小鸟……它们背后承载的是属于每一代人各自的美好记忆,而游戏方式的改变与推陈出新,也恰恰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条件与生活水平的飞升。
 
70后:弄堂里的童年游戏
 
  上世纪70年代,有一个日本摄影队来到上海,他们在上海静安区一个叫张家宅的弄堂里拍摄上海人的弄堂生活。一个正在弄堂里唱歌的小女孩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摄影师的镜头一直对准了她。
  童年的儿歌会勾起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而玩具和游戏当然是童年记忆的主角。上海的弄堂曾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它所孕育出的特殊的“弄堂游戏”也成了很多70后上海人美好的回忆。当时,还是孩子的他们,在密集的居住环境下,经常聚集到弄堂的空地上,玩一些道具简单(甚至不需要任何道具)、规则简单的游戏。
  那时候,“九子游戏”盛行。所谓“九子游戏”,即“踢毽子”“打弹子”“滚圈子”“掼结子”“盯核子”“扯铃子”“造房子”“抽陀子”“刮片子”。
  以“滚圈子”为例,它也叫滚铁环,是一项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也是他们的炫技宝物,几乎每人都有一个,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
  男孩儿们滚动着一个个小小的铁环,一路追逐狂奔。有的小孩还一发而不可收,把铁环从弄堂里滚到了马路上。上学一路上滚着铁环走,不但能够免去行路的单调,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乐趣无穷。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啷哗啷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
  那个年代,包括滚铁环在内的很多儿童玩具一般都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小孩子自己动手做的。物质的匮乏激发他们动手的潜能,练就一双巧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加倍的欢乐。
  “铜箍是很难弄的,我们那个时候做铁环,就拿人家不要的马桶或是水桶上面的箍。要找粗一点的钢丝,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把两头相互粘住后,一定要用榔头敲扁了,不敲扁的话滚起来就不舒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私营业主徐小林,当年可是弄堂里滚铁环的高手,他告诉记者,“滚铁环还可以比赛,就和几个同学比速度,看谁来回快失误少。当时,上海马路上车子没有那么多的,滚这个钢圈要有些水平的。”
  除了滚铁环以外,男孩子还喜欢玩的大约就是抽贱骨头了,北方人叫打陀螺,上海的小孩就称之为“抽贱骨头”。
  “贱骨头当时怎么做呢,我们用粗一点的拖把柄,然后用刀削,有的时候不小心的话,把手都削破了,然后自己用红药水包扎一下,最后做成陀螺形状。”徐小林回忆道,这也许是一种最能宣泄情绪的弄堂游戏了,小孩子手持一根短棍,棍子扎上一段绳子,不停地去抽打旋转着的“贱骨头”,比赛的赢和输,就是看“贱骨头”旋转的时间长与短。
  至于弄堂里的女孩子,喜欢玩一种叫“造房子”的游戏,也叫“跳房子”。这种游戏的发明可能和上海的孩子对房子的渴望有些关系,那些年上海住房紧张,要改善居住条件很不容易。不过在游戏里模拟一下造大房子住大房子,也还是会让人愉悦的。
  造房子的游戏可以说是最廉价的了,只要一支粉笔和一块小石头就可以玩起来了。孩子们在弄堂的水泥地上画出一个个方格子,作为楼房里的一层层房间,然后金鸡独立地把一粒小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人也跟着在各个格子里跳来跳去的。
  当然,70后玩的游戏远远不止这些,诸如写王字、丢沙包、玩泥巴等,使他们的成长中相对如今多了一些简单淳朴的温馨和团结,也为他们的心灵涂上了一层明亮的底色,滋养了他们一生。
 
80后:与电子玩伴初次“触电”
 
  相比上世纪70年代,1980年代的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80后是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崛起并一同成长的特殊青年,也是跨入中国信息新时代的第一批年轻人。
  80后的经历变更,是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的——他们先是度过了一段与70后相似的“民间游戏”阶段——弄堂生活培养了80后这一代孩子最初的集体情感。弄堂里的小朋友都在离家不远的同一个学校读书,每天上学放学都一起结伴同行、成群结队,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等一个人而集体迟到,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了一种集体的感觉。
  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对男孩子而言,跳皮筋就是女孩子的代名词,两者之间是可以画上等号的。与70后更多需要自己动手剪旧自行车轮胎的胶皮圈做皮筋不同,80后可以去文具店或烟杂店里买现成的橡皮筋回来自己串。
  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一条橡皮筋来。下课或是放学时,校园里或是居民区的空地上,女孩子们会浩浩荡荡地拉开阵势,两三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另一队人在皮筋的圈内转身、跳跃、勾腿……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周瓜皮,皮瓜周,周瓜皮的老婆在杭州……”随着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
  如果说,当时花花绿绿的糖纸中杂陈着女孩子们攀比、失落、满足等情绪,那么对于80后的男孩子而言,有一样东西更为他们看重:那就是香烟牌子。香烟牌子是以前香烟包装里的附送物,常画有一些历史人物或名著人物等,一般为邮票双倍大小。
  对于不敢抽烟又向往成人世界的毛头小子,收藏香烟牌子,和其他人比试,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跟糖纸一样,越是高级的香烟牌子,越能显示出拥有者的身价。
  “后来香烟牌子直接是出版的,八开大小一张,印成六十幅画面,正面彩色,背面单色,称为‘新片’。小朋友买回来剪开,叠一叠,就可以玩游戏了。”网友波洛介绍道,纸张较薄的用来“飞”——手指把画片摁在墙上,放手后按画片飞的远近定胜负;纸张厚的则用来“刮”——刮片的分量以重为好,一人把画片放在平地上,对方用手将另一张画片呈45度角刮去,使地上的一张翻身为胜,如不能刮翻,则让对方刮,“高手还可以用吸的技巧,成功翻面三次就可以赢得对方手中的牌子,能从大哥哥手里赢到牌子,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后来拍香烟牌子,还升级成了拍黏纸、拍奇多圈等形式。”
  再后来,改革开放为80后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电子游戏这一全新的童年玩伴,无论是烟雾缭绕、小痞子扎堆儿的街机厅,还是死死抱住家长大腿苦苦哀求买来的第一台家用游戏机——任天堂红白机,80后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后一批亲历“没有互联网世界的童年”的人类,他们也由此亲历了电子游戏完整的发展史。
  小霸王游戏机(fc机)绝对是80后的经典回忆,也在80后心目中扎下了“神机”的金子招牌。俄罗斯方块、魂斗罗、冒险岛、坦克大战……都是80后心中的经典之作。还记得当年把它伪装成所谓“学习机”的样子吗?
 
90后:追求新潮无止境
 
  90后从出生开始,环境就相对前几代人优越许多,生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家长的娇生惯养又使得他们叛逆心理较强,加上信息的迅速发展,90后新时代青年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都与前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更多追求的就是新潮!
  一方面,经济的改善让家长给90后购买玩具的能力大大提升,国产玩具黄毛狮子狗、铁皮青蛙、娃娃敲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舶来品”如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等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奢侈品。
  “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芭比娃娃。有一对芭比娃娃是我八岁生日时爸爸送的礼物。那时大家都玩这个,我也常跟小伙伴一起扮演妈妈,给娃娃梳头发,裁布料给她们做衣服。有一次,我偷偷把妈妈刚买的蕾丝围巾剪了,还被打了一顿。”90后的姑娘小陈表示,她的一对娃娃玩了十多年,到现在还把她们放在鞋盒里珍藏着。
  另一方面,90后接触的民间娱乐游戏越来越少。短短几年,红白机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乐趣,pc电脑进入了这个时代。当80后们正在玩“仙剑奇侠传”时,90后已经去寻找更新鲜的游戏。“炸弹人”是当时90后的热门电脑游戏,但当时家里拥有一台电脑非常奢侈,所以很多朋友也同样拉帮结伙,一起去“家庭网吧”,增添了不少同学时代的友谊。
  90后进入青春期,已经是千禧年之后了,游戏早已成为社会文化娱乐的一部分——电视上越来越多地看到关于游戏的新闻和节目。相比于改革开放的其他领域,游戏领域的国家政策破冰,虽然比其他行业晚了10多年,但网游如火山喷发一般的能量,迅速让游戏以一种数倍于之前的“破坏力”冲击着主流社会的常规认识,单机游戏的冬天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游戏=网游”的公式成为了局外人看待游戏的基本认知。不同于80后因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年代而有比较统一的集体记忆,对于90后玩家后来说,关于游戏的回忆开始变得因人而异,有家用机,有pc端,而街机基本上开始退场。在90后眼中,游戏也不再是什么自我态度的展示,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变得越发多元化,玩家的生态环境被外部的技术和内部的政策相互作用影响,新的一代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同时,新鲜的网络使90后们获得了更多社交的机会,oicq聊天室带来了更广的交友机会,新鲜的网络信息使他们紧跟时代的脚步,电脑成为了他们每天必用的工具。各种奇言奇事不断迸发,让90后被社会另眼相看,一度被打上了“脑残”的标签。
  其实,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不得不紧跟时代的脚步。90后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他们都追随者潮流的脚步迅速成长着,时代发展的速度不准许他们落后半点。
 
00后:新世纪的新开端
 
  如果说90后是新时代的接班人,那么00后就是21世纪的新起源。科学技术与信息发展已日渐成熟,同时也迎来了数码时代的变革,所以,00后会有着不同于前人的开阔视野与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思维。
  对于00后来说,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专属玩具箱,而且里面的玩具真是狂拽酷炫。以前80后、90后会拿五彩斑斓的积木“盖房子”,如果积木上还能带一些卡通图案,就已经觉得用它“盖出”的房子特别漂亮且超级有成就感;但现如今,积木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更加强大的乐高。乐高堪称00后孩子的标配,最便宜的一套,价格也不低于100元。因为家长们相信,现在的孩子更富幻想能力,乐高型玩具是他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玩伴。孩子可以用它“堆出”迪士尼乐园、一栋别墅,甚至“堆出”一个小镇!不得不说,乐高已经变成了大人小孩全都热衷的玩具新宠。
  至于在90后眼中火爆程度不亚于乐高的“扭扭车”,在00后看来,只能“呵呵”了。00后小时候玩的都是遥控豪华电动车——玛莎拉蒂、保时捷、宝马、悍马,各种牌子应有尽有。
  00后的玩偶就更“牛”了,不仅会说话,还会跳舞,唱歌,说英语,居然还有像人类一样的情绪,会生气,撒娇,卖萌,大哭大笑。
  说完实体玩具,00后“电子装备”的优越性也使以往的人们刮目相看,他们生来就接触到了最为先进的东西:电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他们手里拿着iphone、ipad等诸多新产品,已经不足为奇。
  00后也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下子打乱了传统游戏厂商二十年来的布局成果。据《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年轻玩家(00后、90后)变为主要的目标群体,占据了用户上网的主要时间。2017年12月,中国移动网民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04.5小时,其中手游的月人均使用时长约为19个小时(1150分钟),占比18%,处于各细分行业的第三位,仅次于移动社交和移动视频。
  全新的游戏方式、全新的操作和收费模式、全新的用户和消费群体,摆在00后面前的选择前所未有的多,《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成为了21世纪的俄罗斯方块,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综合了之前多种游戏类型的精华,把电子竞技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就连时下最热门的手游“吃鸡”和“农药”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难怪“小学生”成为了手游界里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只不过,00后对于这样的嘲讽一笑置之,在游戏面前主动地各取所需,接触各种能够接触的游戏方式与类型,以及更加冷静客观地体验那些被上一代人吹捧或鄙视的新时代超级大作,才是他们的回答。
 
精彩图文
网络订阅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