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最深刻的 “家国情怀”教育-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8-05-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口述|孙颖浩(海军军医大学校长) 整理|黄 祺

  编者按: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日夜守护在电视机旁,关注灾区救援的消息。废墟中找到一位又一位幸存者、受伤的孩子得到救治、失联的亲人重逢……在这些让人难忘的画面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是解放军的身影。
  有一群特殊的军人,在灾区最危险、艰苦的地方坚守,他们,就是军医。
  地震后第二天,位于上海的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就组建了一支由268人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其中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出动了100多人。这些平常就接受野战医疗救援训练的特殊医生们,把最专业的医疗救援能力用到了地震灾区。
  十年过去了,作为当时长海医院医疗救援队队长的孙颖浩院士,对地震中艰苦、危险的细节已经有些淡忘,反而是救援中感受到的爱国主义情怀,令他感动至今。
  
茂县盖起个“野战医院”

  十年前,我是长海医院副院长,地震发生后,我们估计上级会下达去灾区救援的任务,我也第一时间跟组织要求,希望派我去。因为我们医院有野战医疗所,有120人的队伍,我是野战医疗所的所长。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我当仁不让应该带队伍去。5月14日早上6点钟,我得到上级指令,让我们立即动身到地震灾区。我担任长海医院医疗救援队队长,与我们海军军医大学其他单位的队员一起,赶赴四川。
  虽然之前已经知道灾情比较严重,但到了当地,还是远超过想象,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路上遇到一些从震中走出来的志愿者,我问他们,那边伤病员多吗?他们马上就哭了,说伤病员太多了,你们来得太好了。
  5月16日凌晨,我得到命令,要选派18人进入汶川和茂县。队员们特别踊跃,纷纷报名要求去,有的还想跟我私下“开后门”。其实这样的任务是有危险性的,但那时每个人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带队的12人搭乘军用直升机,到达茂县。

  茂县的东北角是北川,西南角是汶川,东南角是绵竹,它在一个窝里面。四周都是震得最厉害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茂县断水断电,与外界基本上断了联系,没有人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县里的粮食大概够吃2天。这个县自己的人口大约12万,但因为地处成都去往九寨沟的旅游线路上,县里还滞留了一些旅客和外来人口,大约3万人。城镇里房屋损坏100%,80%都是危房,人们都涌在街道和广场上。

  茂县人民医院100多名职工,已经把90多名住院病人转移到县政府广场上,我们到达后,完成了基本的查房分类、确定了需要转运的人员后,开始着手搭建一个临时的手术室。17日凌晨,手术室刚搭起来,外面就送来2名伤员,都是上肢挤压伤,伴有感染的严重开放损伤,必须要及时治疗。

  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做截肢手术,输血无法保障,可能让病人丧命。我做了一个决定,为伤员做保存肢体的清创手术,手术难度大,但还是顺利完成了。这间建立在茂县广场上的临时手术室,后来一共做了150多台各类手术。
  县医院门诊没有恢复,县城里老老小小看病成了大问题。我们在帐篷里找了一个角落,摆一张桌子,开起了“战地门诊”,两位医生一天看300多病人,忙得连厕所都不能上。
  灾害之后很容易出现传染病疫情,我们几个队员还担负起防疫的工作。茂县南新镇兴旺村有不少孩子得了水痘,我带着4名队员,徒步到兴旺村,做了一些基本的治疗,预防疾病流行。
  由于交通阻断,农村很多伤员没办法到县城治疗,我就带着队员去巡诊。说实话,路上还是有危险的,有一次从山崖边走过,旁边老乡喊:“快跑!快跑!”我们赶紧跑,刚跑过这一段,山崖上的石头就滚落下来。幸好有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乡,不然我们肯定会被砸中。

救援者和被救者,都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在茂县前后一共坚守了70多天,医疗队走访了7个乡镇,30多个村庄,诊治伤员1200多人,完成手术200多台,转送重伤员近百人。
  如果说我们工作的条件艰苦,肯定是艰苦的,刚去的时候吃、住都是问题,头几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每个人都瘦了十多斤。但我们是军医,这样的条件我们必须要适应。我把丘吉尔著名的演讲词:"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写在纸条上,贴在我们的帐篷里,贴在病床边,贴在医生们休息的地方。我希望医生和病人一起坚持,不言放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条件艰苦,而是那些感动过我的人。
  我们救治过一名战士,也姓孙,才19岁。他的脚被石头砸了,但他没有报告,忍痛坚持执行任务,干了两天的活,走几十里山路。后来脚肿了,他还是不说。等到实在坚持不了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伤口里面已经感染了一个空腔,医生把纱布塞进去,纱布有半个拳头大。我们立即给他做了手术,保证他的关节以后不受影响。如果他这个伤情再感染下去,以后可能路都不能走,留下残疾。
  在茂县我碰到了很多类似的事,解放军战士全身心地投入救灾,没有管自己的伤痛。我们临时医院里条件可能会差一些,但跟他们比,我们没有那么累、那么苦。
  在一次下乡巡诊中,我们偶然进入了一个农民家里,发现他家有个十来岁的女孩子,严重驼背。了解下来才知道,这个孩子11岁,初步判断她患的是脊柱疾病,情况应该是很严重的,需要及时治疗。这个家庭很穷,一直没有给孩子好好看病。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心里真的是很难受,既然我们遇到了,我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帮这个孩子到医院里治一治。这家人受了灾,以前没条件,以后可能更加没条件看病,我们这次来也许能改变小姑娘的命运。
  当时我就问小孩父亲,愿不愿意去上海看病,如果愿意,我来想办法。就这样,等灾情好一些后,我把孩子送到上海长海医院。检查下来,小孩患有严重的脊柱结核加脊柱后凸,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有瘫痪或生命危险。她在长海医院接受了手术,一年后还到上海复查看望了我,小孩当时看起来外形也好了,腰直了,精神上也健康了很多。
  小姑娘的故事,可以说是地震救援中的一次缘分吧,能让一个灾区的孩子恢复健康,让她有机会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奋斗,我感觉到很欣慰。
  
国旗飘扬,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十年过去了,现在再回想汶川地震救援,让我最为感慨的,是地震后全国人民展现出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怀。
  过去一些人说,中国人比较散,凝聚力不强,但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中国人的互助、互爱的民族凝聚力,充分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到达成都后乘坐军用卡车进入灾区,每到一个休息点停车,当地老百姓、志愿者,就会往我们车里扔吃的。方便面、矿泉水……那种时刻真的是让人心潮澎湃。

  到了灾区,到处都能看到五星红旗,平常我们看到国旗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感触,但在废墟之中,在救援点,在给大家临时安置的、很简陋的帐篷边,当我看到五星红旗时,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什么叫“有国才有家”,灾难激发出大家内心真正的情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情感。汶川地震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最生动也是最深刻的爱国主义课,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团结有多重要,国家的富强有多重要。
  汶川地震救援,给我带了很多的感悟。比如说,看到山区、落后地区医疗条件比较差,回来后我也一直在想,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回馈社会,为边远落后地区的民众做点事情。几年前,我发起了一个名为“走遍中国前列腺”的公益活动,组织泌尿外科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年轻医生,到边远贫困地区无偿为当地患者手术。我在想,汶川地震后留下的公益精神、志愿者精神,要延续下去。我们做医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也因此得到了很多的荣誉。也许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很多环节表现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展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作为全军25名“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之一,很荣幸地受到邀请观摩开幕式。
  在茂县70多天,我和医疗队员们,和当地负责协调工作的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互称“抗友”,是抗震救灾把我们这些本来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
汶川地震救援,让我们都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这个词。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