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笔墨等于零?-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阅读提示:吴冠中后来解释了“零”的含义——不是否定,其实质在于突破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否定笔墨的统一样式和标准,而非否定笔墨本身。他不支持孤立地评论笔墨,将笔墨作为艺术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
作者|王悦阳
经历了“文革”肃杀之后的中国美术界,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终于走出思想的桎梏,从以主题创作为主的道路,走向多元与个性。此时此刻,一位老者的声音划破长空,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就是吴冠中,他说:“笔墨等于零”。
从任何时间来看,吴冠中都往往是“不合时宜”的,当年,自江苏农村走出,来到巴黎学习西方美术的他,本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祖国。而在当时,写实主义一统天下,文艺为宣传服务的作用和口号与价值,远远超过对美、对思想、对个性的追求与表达。吴冠中是憋屈的,相比较于当年的同学熊秉明、赵无极等人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北京胡同里蜗居的他只能以教书为生。老同学来看望他,还不忘关照,少喝茶,因为家里没有独立的厕所,要方便得去胡同口肮脏发臭的公厕……尽管如此,吴冠中一如既往地对艺术保持着最赤诚的纯真与率真。上世纪70年代末,他已是一位老人,却依旧不改耿直、纯粹的秉性,在美术界以敢言著称。“美盲要比文盲多”“革毛笔的命”“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许多的言论惊世骇俗,尖锐之余,却又引人深思。1997年11月,吴冠中又一次语出惊人,他在北京《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笔墨等于零》一文,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这篇不足千字的小论文马上引起美术界极大的争论,持续了十几年,至今,这一争论却仍未休止。
无疑,这句话中最敏感的字眼就是“零”。因为它表“无”,表否定。所以观点一出,立刻遭到不少老一辈中国画家的口诛笔伐。几千年沉积的笔墨传统,怎么就等于零了呢?否定了笔墨,中国画还剩下什么? 老画家张仃就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吴先生这一看法。”一幅好的中国画要素很多,但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笔精墨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在,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必须守住。老画家关山月也发表了《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他认为中国画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画林,是因为其笔墨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与个性,中国画没有笔墨等于无米之炊。笔墨一定要改进,一定要提高,但目的是为了发展,绝不是等于零。笔墨可以不断变化、创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仍然应该是中国画。
对于争论,吴冠中一笑置之。后来他终于进一步解释了“零”的含义——不是否定,其实质在于突破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否定笔墨的统一样式和标准,而非否定笔墨本身。他不支持孤立地评论笔墨,将笔墨作为艺术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归根到底,笔墨只是工具,是为画家服务的。应该是活人驾驭笔墨,自由自在地挥洒,而不是被程式套住。在吴先生的眼中,不少画家已经把笔墨僵化了,成为一个程式的东西,因而作品缺乏生命力。
说到底,这一巨大争论的核心,在于双方无法站在对方立场去客观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道路。吴冠中作为一位学习西画为基础的艺术家,自认为“横站东西”,两头尴尬,从中国画家来看,他的中国画修养并不全面,但作为一位拥有国际视野的老画家,他所关注的,其实是怎样使笔墨与现代文化交融;怎样使笔墨既能传递传达艺术家的真情实感,又不拘一格的体会出个人色彩;怎样使笔墨不偏离民族艺术精神,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趣味——这不仅是吴冠中先生的思考,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在“改革开放”40年后面向未来所必然需要应对的课题。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