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冰雪健儿退役后的“华丽转身”-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22-01-1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除了进入体育系统工作,中国的冰雪健儿还在其他领域“各展拳脚”。
记者|王仲昀


  46岁的杨扬记得,20年前在盐湖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前,从来没有在赛场上抖过的自己,居然浑身发抖。不停地拍打大腿,默念比赛细节,杨扬试图让自己镇静下来。

  接下去上演的画面在日后多年被反复在媒介上播放:杨扬在内道抢占先机,保持优势,直到率先冲过终点线。自1980年中国冰雪健儿第一次参加冬奥会,22年后中国运动员终于站上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为中国夺得冬奥首金,其含金量令杨扬在之后的运动生涯里收获了巨大关注。而自打退役开始,杨扬没有离开冰场,没有离开短道速滑,也没有离开奥运会,依旧活跃在人们视野里。她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成立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教孩子们滑冰;如今,她更是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职业运动员,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退役之后,何去何从?毕竟,大部分运动员从年少时就没日没夜挥洒汗水。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这段运动生涯大约只是人生中四分之一的旅程,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需要运动员们敢于尝试新领域、新事物,完成人生的转型。

  过去20年冰雪运动在中国加速向前,而从杨扬到申雪、赵宏博夫妇,再到如今的年轻选手,我们能够在他们身上看到不同时期中国冰雪健儿的转型故事。


转型选择日益多样化


  从运动员转为教练,或是继续留在体育系统内工作,是多数运动员退役后较为常见的选项,冰雪项目也不例外。

  2011年,花样滑冰奥运冠军申雪、赵宏博夫妇刚刚“归队”成为国青队教练时就表示,“要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赛场经验和技术体会告诉年轻的花滑选手们,培养冬奥会冠军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赵宏博说:“记得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说过,中国运动员拿到冬奥会冠军很不容易,我们俩花了18年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我希望能够超越我的教练,早一些培养出新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冰雪运动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曾经到达过金字塔最顶端的这一批选手倘若能够执教后辈,对于国家队整体水平的提高不言而喻。要知道,申雪、赵宏博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的花滑双人金牌,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代表队在该项目上的唯一金牌。

  近年来,申雪和赵宏博依然在为提升该项目的国家队竞技水平而发挥余热。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隋文静与韩聪的组合在双人滑中斩获银牌,他们的教练正是赵宏博。在执教国家队数年时间里,赵宏博带领弟子拿到了奥运亚军和世锦赛冠军。如今,在赵宏博指导下,中国花滑的年轻选手将在北京冬奥会上继续向金牌发起冲击。

  申雪先是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花滑部副部长、中国滑冰协会常务副主席,随后又在2018年担任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和丈夫在一线队执教不同,她所任职的这些机构组织,将目光更多放在了我国花样滑冰产业市场的未来发展。

  不过申雪赵宏博二人从事的花样滑冰,其本身具有明显的表演属性,因此也曾为他们的转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成为“冰上艺术家”。2011年,刚刚退役不久的夫妻二人,趁着状态尚可,以“冰上雅姿”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和台北进行了冰上巡演。一开始,申赵夫妇是角色较为单一的表演者,后来又逐步升级为整个演出的策划者、推动者。此外,在后期的冰上巡演中,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编排完整的集体舞。

  除了继续在体育系统工作,中国的冰雪健儿还在其他领域“各展拳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杨扬。对于退役的冰雪运动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杨扬曾坦言“很反感听到退役下来就没有用”这样的评论,她认为,拥有坚强毅力的退役运动员是难得的“专业性人才”,“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继续在各行业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退役后的杨扬,的确在转型过程中涉猎了各行业。如今,杨扬已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前,杨扬于2010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当时,杨扬是继何振梁、吕圣荣、于再清之后,来自中国大陆的第四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也是中国第一位以运动员身份当选的委员。2016年国际滑冰联合会的选举中,杨扬当选为速滑第一理事。在国际滑联125年的历史中,她是首位当选的女性速滑理事。

  赛场之外,杨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冰上项目在国内的发展。2013年6月,杨扬创办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在上海三林体育中心正式启动。在当时,飞扬中心已经是国内首个全方位进入校园的冰上运动场馆。在杨扬看来,“要想培养冰雪运动人才,至少要先让孩子们走上冰场,从熟悉这类运动开始”。此外,关注短道速滑的观众,时常能够在重大赛事的转播中见到杨扬作为解说嘉宾出现。

  在身份转型这件事上,年轻一代有了更多新气象。1999年出生的刘雨晴,目前就读于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一名全日制研究生。她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6岁开始接触滑冰,前些年也参加过花样滑冰的专业赛事,后成为国家级技术专家、国家一级裁判员。

  在大学里,刘雨晴不但是学生,还开设过一门“花样滑冰鉴赏选修课”,为校园里的花滑爱好者讲解并展示其中的奥妙,让更多人接触花滑、喜爱花滑。此前,她还在专业性赛事中担任过现场导播,以专业性视角指导镜头的切换和选择。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刘雨晴将作为花样滑冰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出现在赛场。“正式比赛前,我会在比赛场地上担任‘试冰员’。”刘雨晴对本刊记者说道。


困难亦是挑战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与公众观念的提升,退役运动员转型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不过,纵使杨扬和申雪、赵宏博这样曾经最为成功的冰雪运动员,也面临过转型的困难。某种程度上来说,困难和这一类运动项目在国内的基础有关。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滑冰协会就提出过“北冰南展”的构想:“希望在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通过建造冰场及专业的滑冰队伍,来实现南北方冰上运动的共同发展。”

  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相比于需要长期建设的队伍,南方很多地区习惯于将全运会作为唯一目标。常见的做法是从外地引进运动员,然后全运会结束,运动员们也就地解散。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定位自然与时俱进。在冰雪运动项目上,过去完全由体制内部主导的办训模式,也开始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

  2013年在上海创办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时,成本就是杨扬在这一领域转型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他专业冰雪运动场馆都是国家投入,不用考虑成本问题。”但是杨扬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开源节流。

  “说实话,飞扬中心成立之初,我不是很有信心。”上海的夏天常常炎热高温,因此哪怕在早期,一个暑假就消耗60余万元电费,还要加上50多人维护团队的人工支出。作为专业人士,杨扬深知冬季运动场馆运营的不易。经过最初的“摸爬滚打”,她和团队利用场地提供派对,引进赛事,拉广告,尽可能一分一厘地赚钱,尽量让冰场存活下来。

  克服了成本上的困难,上海也给予飞扬中心超乎意料的回报。杨扬曾表示,上海作为“北冰南展”的重镇,“给我感觉是一个开放强度和规划意识都很强的城市。之前总有人告诉我,上海没有人滑冰,去了会不会有困难。”可是上海这座城市,无论在冰雪运动的接受度还是运动员后续的培养方面,都令杨扬惊喜连连。

  杨扬还透露,虽然上海的冰球队员一度是各地引进来,但她相信未来会出现土生土长的上海籍的运动员。“培养冬季项目运动员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要为了比赛就单纯引进人才,而不考虑后续培养。”

  在索契冬奥会期间的申奥推介会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委员会的官员就曾以上海为例,证明“北冰南展”在中国南方城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对冰雪项运动健儿而言,过去这些薄弱的社会基础和办训条件无疑是难题,但是同时也为他们退役后的转型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在国外,如何让中国冰雪运动员拥有更多话语权,也对这些退役后进到国际组织的运动员提出了挑战。杨扬进入国际滑联之初,有一件事令她印象深刻。“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提了一个500米的赛事修改意见,改了以后,会对他们爆发力弱的选手有一点点帮助。他提得非常专业,我心里像着了火一样。”那时杨扬发现,国内参会的更多的是外事人员,因为那时候专业运动员出身者英语都不行,而外事的人又不懂专业。“你没有发言,你就没有主动权,所以当时我着急,希望自己能够掌握话语权。”


北京冬奥,转型新契机


  北京冬奥日益临近,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轮“冬奥热”势必会提升冰雪项目的群众基础。对于已经退役的专业运动员而言,同样是转型中难得的契机。

  2020年1月18日,中国冰上运动学院在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王春露担任院长。

  作为曾经的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多枚冬奥会奖牌得主,王春露对于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特别期待。她表示,冬奥会不仅仅是一次冰雪赛事,在全民健身、冰雪文化、冰雪产业等层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最实际的,我们发现从事冰雪运动的这些人越来越好找工作了。”她说。

  除了为冬奥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之外,王春露也把目标放在了冬奥会后,主要是冰雪运动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过去,中国冰球运动学院以全国各地分院重点定向培养的初中年龄阶段运动员为对象,转型后,退役运动员和统考本科生也直接成了培养对象,且培养项目包含了冬奥会所有的冰上项目。“从‘冰球’到‘冰上’,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真正地进行大学生阶段的教学了,完全是不一样的意义。”王春露说。

  一方面,退役运动员拥有长时间的项目经验,进入大学后主要学习运动生理、运动心理和体能等体育科学知识,会朝着高水平教练员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统考入学的本科生需要在专业技能上加大努力,拥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有潜力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冬季项目教师。

  2022年1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介绍,冬奥会以后,我国还要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2025年时要达到5000所。对退役运动员们来说,这个数字无疑意味着广阔的空间。

  “冬奥会代表着种子刚刚到中国生根发芽,属于我们的日子还很长。所以我们的时代来了,节日来了,要抓住这个机会。能够为中国冰雪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身为冰雪人是非常骄傲的。”王春露说。

  关于这一点,杨扬深以为然。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杨扬对于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冬奥在这个时候来到北京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中国在近几年提出了体育产业、全民健身的理念,冬奥都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冬季运动的产业链非常长,不单单是运动,还有休闲度假等等。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软实力的提升,民众也希望生活得更加健康,需要更有幸福感的生活。2022年,正是一个契机。”(记者 王仲昀)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