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三亿人参与 冰雪运动和旅游一片火热-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从1980年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第十三届冬奥会的颗粒无收,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队在此后每一届冬奥会都能摘金夺银。截至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队在冬奥会上总共获得13金、28银、21铜,共62块奖牌。
在每一面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中国冰雪健儿的艰辛付出,也是中国冰雪竞技水平逐步提升,追赶世界强国的紧密脚步。尤其是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之后,中国冰雪运动项目更是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在近些年冰雪运动“南展西进东扩”的号召下,冰雪运动正在成为国内多个省市的热点,这不仅扩大了群众参与范围,更为冰雪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强的助力。
冰上保优势,雪上有加强
与夏季奥运会的夺金掠银相比,中国在冬季奥运会上的表现,尚与那些冰雪运动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进入21世纪,中国在冰雪竞技项目上的发力有目共睹,除了取得了金牌的突破,更是在短道速滑一些项目上形成了优势,近些年在雪上项目也进步明显。
去年,中国冰雪队拿到多个世界赛事的单项冠军,多位名将仍在队中担当重任,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年轻选手。目前,中国冰雪运动队已经取得了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中93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其中26个小项是历史首次获得冬奥会的参赛资格。这让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的表现有了更多看点,“中国冰雪运动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期”。中国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志勇如此表示。
从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双人滑和速滑目前的总体态势来看,这三个项目仍保持着中国冰上项目的传统优势。
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格局中,长期存在着“冰强雪弱”的现象。1998年在长野冬奥会上获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亚军的徐囡囡,为中国冬奥会雪上项目实现了奖牌的突破。她曾回忆:“中国队开展冬季项目比较晚,当时出国参赛也比较少。国内相对寒冷干燥,很少给雪板打滑雪蜡;国外天气相对热、湿度大,雪板不打蜡会影响速度,我们不懂这些。”不过,雪上项目的短板,正在逐步补上,有望在北京冬奥会上得以改观。
中国雪上项目近期的明星当属谷爱凌。
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他是中国首位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的世界杯冠军得主。
此外,中国雪橇队已经获得了男女单人和双人项目的奥运席位,也获得了团体接力的参赛资格,完成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雪橇、雪车、钢架雪车在中国的开展历史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应备战北京冬奥会的需要才开始组建中国的雪橇、雪车、钢架雪车国家队,运动员都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拔而来。2018年平昌冬奥会,刚刚开展仅有3年的中国雪橇、雪车、钢架雪车项目,就获得4个冬奥参赛席位,分别是两个雪车男子双人资格,一个雪车男子4人资格和一个男子钢架雪车资格。其中,中国选手耿文强在钢架雪车比赛中取得第13名,成为中国雪车雪橇项目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那个时候,无论是中国队自身还是外国对手,应该都想象不到4年之后的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选手将实现在雪车雪橇项目上的全项目参赛。
在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的高山滑雪项目上,中国运动员还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全部11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实现中国冬奥参赛史上该项目首次全项参赛。在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项比赛组成的北欧两项上,中国选手也将首次登上冬奥舞台。
“南展西扩东进”显成效
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也是冰雪运动在全国落地开花,尤其是在南方省市蓬勃发展的成果显现。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提出“北冰南展”的战略,但成效甚微。不过近十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借助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契机,加上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口号提出,与北方传统冰雪强省的“全民参与”氛围相比,南方冰雪运动正经历着一个从“冷”转“热”的过程。
短道世界杯、花样滑冰世锦赛、冰球联赛、亚洲短道速滑大奖赛、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等冰雪赛事近年逐渐在上海、广东、云南、成都、重庆、深圳、三亚等南方省市生根开花,让当地群众不出家门就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在赛事的带动下,很多南方省份从无到有,相继建立冰雪运动队伍,在全国甚至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不少原本在北方的冰雪运动员和运动队被交流到南方,在更为充足的经济、科技等条件保障下,绽放出全新的活力。
2020年12月6日,上海女子冰球队在2020年全国冰球锦标赛女子组的决赛中以5:2战胜哈尔滨女队,在云南腾冲赢得全国冰球锦标赛女子组的冠军。数年前,上海引入了东北的一支女子冰球队,2015年才第一次参加全国冬运会。这支队伍通过不断的科学比赛训练打磨,并引入本地人才,最终为上海开展冰雪运动以来收获了第一个冰球锦标赛冠军。
发展冰雪运动,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层面。冰雪运动以往多在气候条件相对优势的东北三省开展,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在国家“南展西扩东进”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与推动下,南方群众冬季体育活动也蓬勃开展,成为全民健身的形式之一。青少年冰雪运动教育与普及,更为中国冰雪持续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基础。
以正迈向卓越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上海为例,冰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从上海市体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4块,室内滑雪场所43处,冰壶场地3个,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全市共开展令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七个冰雪运动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国内唯一一个既举办过短道速滑世锦赛,又举办过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城市,还曾举办过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和三届上海超级杯。
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随着冰雪运动不断地推广普及,这五年内上海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呈几何倍数增长,2020年上海全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为200万;2021年人次已达到280万。
除了通过设施建设、赛事举办等举措拉动全民参与冰雪运动,上海市还积极开展实践,将冰雪运动引进校园。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确定了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目前,上海已有多所中小学开展冰雪运动课程,将冰壶、滑雪、滑冰等冰雪项目引入中小学课堂。南方的学生们在体验冰雪运动的同时,感受冰雪魅力,在心中种下了“冰雪梦”的种子。
从2019年起,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依托学校周边的冰场和城市滑雪空间开设滑冰和双板滑雪基础课程。学校冰雪体育课以短期体验课程起步,对有兴趣持续学习的孩子提供进一步的社团课程,高年级中身体条件好、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可选拔入校队参加训练。
目前,上海已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每年有120万人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占了冰雪运动开展的“半壁江山”。
在终年无雪的广州,也有很大一部分广州人已将冰雪运动固定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为了满足这群冰雪爱好者尤其是年轻爱好者对更高品质的追求,广州打造了冰河湾、融创雪世界等别具岭南特色的冰雪竞技娱乐天地,让冰雪精神渗透南粤大地。随着近10年来冬季体育运动的普及,已经有不少南方人对花滑、滑雪、冰球、空中技巧等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且涌现出了像江苏籍冬奥冠军韩晓鹏这样的运动好手。包括申雪/赵宏博、陈露等花滑明星,都曾在广东地区开办过专业冰场,吸引过大量南方孩子报名学习。
冰雪运动迈上新台阶
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日前公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参与人口为1.43亿,中部地区为0.68亿,西部地区为0.84亿,东北地区为0.51亿。由于气候原因,东北地区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率最高,其后的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参与率相差并不明显。《报告》还显示,18岁及以上的居民中,参与过陆地冰雪项目的人数达到0.65亿。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推进,显然是富有成效的。新建改建的室内冰场、雪场推动着冰雪运动向四季延伸,成为大众生活的新风尚。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滑冰场和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分别达到317%和41%。
上海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说:“上海冰雪场所数字的攀升速度令人惊喜。除此以外,季节性户外冰场数字也超过了我们的预想。在上海的各大商圈共有8块季节性户外冰场,单黄浦滨江沿线就有3块,成为市民学习滑冰、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随着科技应用的不断进步,冰雪运动已经打破了时空界限。通过科技助力、开展非雪季运动项目等方式,多地形成了全年常态化的冰雪活动组织模式,掀起了参与冰雪运动的新热潮。冰雪运动已从单一季节性的小众运动转向四季皆宜的日常休闲运动。
冰雪运动带动的冰雪旅游发展,也呈现一片火热趋势,已成为旅游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兴驱动力。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至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至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至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2018至2021年建成的较大投资规模的重资产类冰雪建设项目157个,万亿资金引领全国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热潮。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实现,不仅成功实现了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转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世界冰雪运动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以北京冬奥为契机,中国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记者 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