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华灯闪耀新场馆,乐曲萦绕不夜城-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7-09-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今后,越来越多元化的艺术演出,将在上海这座城市,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而大家共同的心愿,就是文化化人,艺术感人。
记者| 王悦阳
 
       “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妃魂断渔阳变。鸿都客引会广寒宫,织女星盟证长生殿。”时近中秋,人月团圆,七年之后,丝竹之声又一次在上海大剧院水晶宫中响起,上海昆剧团一连四天的全本《长生殿》再度上演,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数月前,四场大戏甫一开票便告售罄,开演一周前新开的加座票也十分抢手,偌大的上海大剧院竟然坐满了四面八方赶来看戏的观众,而整整150万的票房收入,也创造了上昆历史上商业演出的新纪录。
  演出的高潮在于第三本《马嵬惊变》,78岁高龄的国宝级昆曲艺术大家蔡正仁携手72岁的昆曲名旦张静娴,一帝一妃,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尽显大唐开元天宝盛世繁华,更将唐明皇与杨贵妃上天入地的刻骨深情,演绎得细腻到了十分。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转眼结束,观众们却久久不能平静,老艺术家们一次次地谢幕,欲罢不能,热情的观众自发排队,等候着两位艺术家的见面签名会……曲终人散,当大剧院最后一盏水晶灯熄灭时,已将近午夜,但人们对昆曲、对艺术的爱,却始终萦绕在每一个戏曲人心头,久久不散。无独有偶,《长生殿》所受到的热烈追捧,并不只在上海而已,两个多月前的广州、深圳、昆明等地巡演,所到之处,无不是这样热烈而感人的场面。昆曲“困局”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剧场里黑发人远远多于白发人,据统计,观众中的白领、知识分子与大学生的比例,将近七成。
  因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上海更加璀璨夺目。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更是一种文化担当,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与精神。
 
唱念做打,传统戏曲风靡魔都
 
  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看来,全本《长生殿》自2007年首度亮相,到2010年暂告段落,再到此次“华丽回归”,所承之“万千宠爱”,都源自一个“情”字。这份情来自一代代昆剧人对雅致唯美昆剧不变的初心,也源自一代代观众内心深植的那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 
  犹记十年前,上昆历时三年创排的全本《长生殿》在兰心大戏院初“绽放”。在集成传统折子戏的基础上共纳入洪昇原著43出,恢复、捏合从未传承或演出过的30余个折子,首演一连演出5轮20场,轰动一时,开创昆曲驻场演出的先河。“《长生殿》连演4晚,观众能否接受?10年前,导演、演员心里都没有底。结果,观众看了第1本,还要看第2本、第3本,要看第4本。”
  作为当年的“发起人”,老团长蔡正仁回忆起当年来,依旧难掩激动。十年前首演之时,兰心大戏院5轮20场《长生殿》吸引1.6万观众,当时票房收入约70万元,对此,蔡正仁直言,“现在看,70万元好像不怎么显眼。10年前,这个数字对于上昆来讲,实在是空前的,鼓舞非常大。创排《长生殿》经历很多困难,最大困难就是排练经费不足。70万元大大缓解了经费不足,全团上下欢欣不已,从来没有演4场戏,场场满座。”
  与票房、口碑一起获得的还有荣誉,这十年里,《长生殿》屡获殊荣,口碑无数,从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榜首)、中国戏曲学会奖、第十三届文华大奖(榜首),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上海文艺创作精品、文化部全国十大优秀剧目等,真可谓载誉无数,名副其实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
  今天,上昆重新排演该剧,阵容依旧强大,汇集了老中青五班三代昆曲人。蔡正仁、张静娴等当年在舞台上无比辉煌的昆大班、昆二班艺术家们,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依旧不改舞台上所特有的精气神,唱念做表之间,流淌着一代大家所特有的舞台气质与艺术自信。张军、黎安、沈昳丽、吴双等“昆三班”艺术家群体,业已成熟,站在舞台中间,接过了老艺术家们的接力棒,成为古老昆曲艺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而罗晨雪、倪徐浩、卫立等年轻一代的“昆四班”、“昆五班”演员,作为典型的80后、90后戏曲人,也得以在一场场大戏的锻炼中逐渐走向成熟。
  上海昆剧团带着这股“文化旋风”席卷全国、走上国际,无论从品牌效应还是社会影响,乃至培养观众上来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用谷好好的话说,上海昆剧团不仅获得了商业意义上的成功,而且为传播上海文化建设成就增添了生动详实的最新内容。
  随着文化自信的提高,传统文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喜爱。而今,昆曲重新成为城市文化热点,上海大剧院《长生殿》演出前,由本剧导演沈斌、张铭荣主持导赏,为观众解析各本亮点,演出后安排各本“帝妃”主演现场亲笔签售。演出全程在线上直播平台组织导赏、化妆、演出花絮、签售的直播互动活动,线上线下一起联动,预计参加观众人数有数万人。此次在现场售卖新推出的文件夹、书签、环保袋等文创纪念品,包括音像品、书籍等在内的周边产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部分特色纪念品甚至被观众一抢而空。由冷而热,从少到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拥有六百年历史,古老优雅的昆曲艺术,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一张璀璨的文化品牌,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之沉醉。或许,“昆剧年轻化”,也正是古老传统文化在今天走向复兴的最佳体现。
 
院团改革,场团合一不再是梦想
 
  不独昆曲,事实上,在上海,既可以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古典艺术,也能够领略国际前沿的时尚气质,从古到今,从东到西,纵横上下,令人目不暇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放,包容,大气的城市精神铸就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品位。
  作为上海西南角的知名文化场所,建成于1988年的宛平剧院一度享有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第二课堂”美誉,但近些年接近闲置状态。今年7月,宛平剧场启动改建,打造集演出活动、戏曲体验、普及推广、艺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戏曲剧场,包括1个1000座标准戏曲演出剧场、1个300座传统戏曲小剧场及其他体验服务空间。改造完成后,该剧场将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戏曲专用剧场。不独此一家,据悉,今年下半年还将有11个剧场、剧院的修缮、迁建项目竣工或开工,涉及到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等10多家文艺院团。加之已启用新场地的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交响乐团等,拥有专属演出场地乃至实现“场团合一”的院团清单正变得越来越长。
  物理空间只是第一步,剧团的发展才是内涵。2015年,上海18家国有文艺院团施行“一团一策”改革,旨在“出人,出戏”。一度,排练厅、演出场地的诸多困顿被视为制约院团发展的硬件瓶颈。现在,场地更新按改革的任务书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从“一团一策”到“一团一精品”的提升箭在弦上。
  “传统文化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方,有更广阔的空间,是戏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心愿。宛平剧场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戏曲剧场,更加增强戏曲人的自信。越剧院几代艺术家都呼吁自己的剧场,如今,梦想将在眼前慢慢实现。”对此,谷好好笑着说道,“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消息,全国各地文化领域的同行都在转发、点赞,羡慕上海戏曲人得到这么多支持。他们说,上海又走在了前面。”
  对于未来,谷好好信心满满,一张梯次分明的城市戏曲艺术地图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人民广场地区的逸夫舞台侧重传统老戏的演出,因为那里人流量大,老戏迷集中;新的宛平剧场将打造成戏曲综合体,一个千人座的标准戏曲演出剧场、一个300座的传统小剧场,承担演出、市民体验、普及推广等多重任务;修缮后的长江剧场是提供给新编导、新创意的小戏舞台,具实验性和先锋性,今后的小剧场戏剧节即落户于此,据谷好好介绍,长江剧场修缮竣工后,第三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有望成为其开幕演出。
  位于黄河路、凤阳路路口的长江剧场曾被称为“中国话剧大本营”,《雷雨》《日出》《原野》等话剧扛鼎之作都曾在这里首演,未来将成为小剧场戏曲的专属剧场。此外,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等综合剧场也将根据各自特点,加以合理利用与不断补充……
  除了剧场,院团的改造同样可圈可点。除了上海越剧院即将搬迁至徐汇滨江新址,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外,位于岳阳路168号的上海京剧传习馆修缮项目则将以“高雅、精致、时尚”为特征,成为上海传习京剧技艺、传播京剧艺术、传承京剧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和基地,实现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京剧艺术公共服务载体。通过传统京剧学馆的传习模式,以名家名师驻点传经授业和“大师工作室”“大师工作站”“大师培训班”等方式,让戏曲爱好者通过“口传心授”和“身体力行”的双向互动,真正体验和认知传统艺术及其技艺呈现过程,获得对传统艺术魅力的深层感知。
  无疑,空间升级对戏曲行当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以上海沪剧院为例,院长茅善玉从一年200多场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总结——本土戏迷“爱翻花样”,今年农历新年时的沪剧交响音乐会,就是很成功的尝试。年轻观众讲究观剧感觉,“布景、灯光、吊杆、升降乐池、甚至座位间距都能影响一出好戏的完美体验”。重中之重还是精品力作,比如《雷雨》演出落幕,翌日的沙龙活动会有老外慕名前来,《邓世昌》赴外地演出,赢得了满堂彩……对待传统艺术,总要有一种打磨精品、传承经典的“工匠精神”,在上海的文艺舞台上,传承、精品、创新,三者缺一不可。
  目前,上海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正全力打磨中:上海昆剧团《邯郸记》入选了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家客》、爱乐乐团交响合唱史诗《启航》、上海越剧院《素女与魃》、上海京剧院《浴火黎明》等都入围了上海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2017年上半年的剧本研讨会。未来数年,一批值得期待的艺术佳作,令人喜爱的艺术名家将大量涌现,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一抹亮色。留得艺术在,美梦做不完。今后,越来越多元化的艺术演出,将在上海这座城市,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而大家共同的心愿,就是文化化人,艺术感人。
 
新添文化场馆,满足未来需求
 
  如果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充实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那么,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建设,则为上海的文化环境,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保障。
  近日,一张更新升级的上海文体空间蓝图在网上刷屏,人们带着喜悦与期盼在朋友圈转发着。这张蓝图显示了新一轮城市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时间表:上海历史博物馆、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程十发美术馆、宛平剧场、上海大歌剧院等,将在未来几年逐步从市民的网上朋友圈落地到真实的生活圈。
  可以说,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是加快推进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更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优化版的蓝图,勾勒出的是这座城市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精彩的背后,是上海以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全国文化中心为冲刺目标,迎来的新一轮文化空间格局的突破性发展。对此,上海市委宣传部发改办主任胡明华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填补空白,到本世纪初的拾遗补缺,上海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将向充实内涵、均衡整体布局的目标继续发展。”
  据介绍,新一轮上海城市文化设施建设,重内涵、重品质、重功能、重社会效益,将往相对均衡的整体布局继续发展。去年底,上海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两轴一廊,双核多点”的城市文化功能新格局。依此视角,“双核”里的人民广场文化功能集群,将使得上海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逐步开放”,提升能级。而隔江呼应的浦东花木地区,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始陆续动工,以期与现有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形成“新核”。而东西向的“城市文化发展主轴”将新增古北地区的程十发美术馆,南北线上的“黄浦江文化发展轴”将由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大歌剧院、上海越剧院、宛平剧场等串起。
  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博物馆东馆,两馆面积较之浦西老馆都大幅扩容。上海图书馆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上海博物馆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但“扩容”的并不只是面积,功能的升级更为突出。上海图书馆东馆书库面积只占5000平方米,大量空间留给读者活动。据专家介绍,第一代图书馆重藏书,第二代可供开架阅读,上图东馆属于第三代,以交流共享为中心理念。建成之后的上图东馆将衍生出五大功能空间:资源保障中心、知识交流中心、决策咨询智库、创新体验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同样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也在展陈方式上瞄准未来。据悉,馆内在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核心展陈体系的基础上,将运用数字和互动体验手段,来丰富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参展体验,从而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新蓝图中有一个需要继续优化的方案——上海大歌剧院。也许有人诧异,在已有大剧院的基础上,上海需要又一座歌剧院吗?对此,有关专家坦言,歌剧院的建设并不能局限于当下的眼光,而是应有30年甚至50年的远见。歌剧,高雅艺术殿堂里航母级的门类,被当成衡量人们艺术素养的一把标尺,歌剧院便是坐标系。比照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文化大都市,一座歌剧院远远不够。
  同理,位于古北新区的程十发美术馆的建设也能在全球找到参照系。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认为,程十发对“海派无派”的确立,他与诸多大师的渊源,其在全国的学术地位,都决定了我们今天该以怎样的胸怀来承续他的精神、智慧以及国际视野。就像北京有齐白石美术馆,巴黎有罗丹美术馆,阿姆斯特丹有梵高博物馆,上海作为人文之城,也需要为自己的国画领军人留下痕迹。“更重要的是,程十发美术馆将为美术界的学术研究提供平台,将艺术的源流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关联起来。”
  程十发美术馆大空间和大展厅的设计理念,把更多空间让位给观众、用于作品展陈,顺应了美术馆规划的国际发展潮流。效果视频显示,落成后的程十发美术馆外观稳重、大气、周正,外观考虑到了它与周边高大建筑和社区环境的相互协调。根据规划,该馆一层是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高度在7米以上,是市级美术馆中为数不多的“大体量”之一。二层则是1850平方米的常设开放式大展厅,除了陈设程十发先生的作品、程十发文献资料外,还将展示程十发收藏的122件作品,这些作品已由他捐赠给国家。施大畏表示,这些程十发收藏作品中不少在中国美术史占有一席之地,如宋本《睢阳五老图》珍贵程度可以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睢阳五老图》媲美,还有文征明、唐寅、董其昌、张大千等的画作。这些珍贵展品将展示给市民,让大家有机会见识大师的趣味。三层是公共的活动场所,用于特展和临展以及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在地下一层计划建设一座影剧院,专门播放有关全球著名美术家的传记片或纪录片。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