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用互联网改变音乐教育 “vip陪练”温暖3000万琴童-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8-03-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提示:教育是细微的观察,是用心的体会,是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的美;而这种发现探索和思考美的能力,才使得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记者|阙 政
 
1978年-2018年,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改天换日的40年里,值得记上一笔的多之又多。往大了说,计划经济变身市场经济又催生了互联网经济;供应链、物流链变身需求链、产业链,如今区块链又站在了风口浪尖;而往小了说,一个孩子,一种乐器,都足以见证时代的变迁——从添置一台钢琴需要花掉全家大半年的收入,到只需耗费大半个月的花销,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弹起了钢琴、拨起了古筝、背上了小提琴、拉起了手风琴……
  据不完全统计,全中国目前已有多达3000万琴童。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的那句名言放到现在刚好应验:“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让我的儿子们能够拥有学习数学和哲学的自由,也让他们的孩子们可以拥有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的权利。”和30年前的孩子们不同,如今99%的琴童并不打算终身从事音乐专业,音乐于他们,正如亚当斯所言的“自由与权利”。3000万琴童身后,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所带来的探索美、思考美、发现美的能力,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未来40年,文化与审美力,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从“0”到“3000万”
  往后倒退40年,中国是没有“琴童”这一说的。在那个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过6.7平方米的1978年,一架占地超过2平方米的钢琴,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更不用提它昂贵到近乎天文数字的价格。
  但1978年又是不可不提的关键之年,不仅因为它是改革开放的发端,更因为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许多没赶上第一波的高校纷纷恢复招生工作,各大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专业也重新向社会打开了大门——4年后,这波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为“琴童”萌芽耕开了土壤。
  1978年-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6.7平方米扩大到20.2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343元猛增到6280元——中国人买得起钢琴了,中国人的家里也放得下钢琴了!这一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主办了《琴童》月刊,让“琴童”二字自此走进了数代国人的记忆。
  “最早的琴童指的是学钢琴的孩子。”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李聪告诉《新民周刊》,“钢琴是入门音乐,一般家长不确定让孩子学什么的时候都会选择钢琴,将来转其他乐器也方便。”
  最近几年间,以上海为例,每年参加钢琴考级的孩子多达3万人以上;而每年参加高校音乐专业艺考的却只有寥寥300人左右。在李聪看来,这组数据的巨大反差,并不能说明上海学习艺术的孩子少了,相反,其实是越来越多了,“现在的孩子他可能钢琴好,而数学和外语也好,尖子生都考到非艺术院校去了。这点在上海尤为明显,学艺术不再是发展终身职业的需要,而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我们举办过一些音乐比赛,发现高手都在民间和非专业院校。30多年前,家长让孩子学音乐,很多是希望他们长大了成为演奏家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音乐教师;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面向艺术素养的培育,比如很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就会让孩子学好几种艺术:钢琴、声乐、舞蹈,包括体育,纯粹是把这些当作兴趣爱好和人文素质来培养。我们也可以预见到未来的趋势:艺考生会进一步减少,但人口素质却在提高”。
有美育才有未来
  重视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在李聪看来,这与一代人的视野息息相关,“这一代家长和前一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家长大都30来岁,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视野打开了,更理解综合素养的重要。不像从前的家长,只求孩子功课好,别的什么都不管,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艺术、体育对于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会尝试去丰富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夸张地说,现在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要学舞蹈,男孩子也大都会学一门艺术或者体育。”
  艺术教育既源于一代人的追求,也和政府的引导密不可分。短短数年间,政府层面已经出台了多个文件,将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放在国家和民族的战略高度进行引导——2014年,教育部印发1号文件《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并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恢复高考之后,可以说全民都扑向了学科教育,40年下来,我们在文化、文明的传承上是有缺失的,人文、历史、艺术长久以来也有被高考淹没的情况,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人的素养上。我们现在最鼓励的‘创造力’,它不源于文科理科之分,更多还是源于综合素养,包括了一个人的眼界、情感、对历史人文的了解……这些才是激发一个人创造力的关键。”在李聪看来,“中央讲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出发,也是对人才培养的大战略。”
  “vip陪练”创始人兼ceo葛佳麒是李聪的爱徒,从初中开始一直到本科毕业,都师从李聪学习手风琴。十多年的师生情谊,在李聪眼中,这个学生很不一般,“他天天把自己关在琴房里练琴,不惜一切地扑在里面,每天6-8个小时这样地去练。别的孩子逢年过节都给老师发个短信拜年,偏他不走俗套,年初六给我发个短信说老师你给我的那首曲子我全部练完了,现在我的手非常疼怎么办?”
  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学生,却连连让老师青睐有加:在上师大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就读期间,葛佳麒就开了11场个人演奏会,还在2007年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60届“cia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获得艺术家组全球第六的排名。大二那年,上师大新开“录音艺术”专业,李聪推荐葛佳麒转了专业,理由是,手风琴演奏比较有局限,而新的专业却可以带领他走向更加宽广的音乐之路。
  “2011年我在上海筹办了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把整个舞台设计都交给葛佳麒去做,从排练、创作节目,一直到舞美、音响、灯光,全部都做得非常好,很有自己的想法。”李聪感叹,“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老了,比不上年轻人了。”
  这个在老师眼里“一直都很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还未毕业就去了电视台,如拼命三郎一般,早上10点上班,凌晨三四点下班,一年半的时间里服务了12个导演组,参与创作了《达人秀》《舞林争霸》等多个知名综艺。这之后,又出任汉唐文化的音乐总监,不到25岁已经过上了年薪百万的生活。
  然而就像当年在西方音乐史考卷上写下与正确答案完全不靠边的洋洋洒洒答卷一样,这个年轻人再度“离经叛道”了——葛佳麒辞去年薪百万的工作,表面上的理由是“不想一眼望到50岁的生活”,而内心里更怀着一颗对音乐热忱的初心。
 
当“互联网”遇见“艺术教育”
 
 “vip陪练”创始人葛佳麒(中)、合伙人姚立嘉(右)、徐豪骏(左)。
  创业之初,葛佳麒就坚定地选择了音乐教育领域,这显然与他“琴童”的经历分不开。“回顾我过去的一段路,带给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思考,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和改变,这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教育行业,因为我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在葛佳麒眼中,“教育是细微的观察,是用心的体会,是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的美;而这种发现探索和思考美的能力,才使得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他对教育的观念,与国际风险投资基金“蓝驰创投”(bluerun ventures)不谋而合。专注于早期创业公司的蓝驰,在中国已累计投资超过100家优秀创业企业,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mr/ar/vr、消费生活服务、物联网、智能硬件、数字医疗、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早在2013年,蓝驰就将目光投向了正在风口的线上教育领域。
  “当时教育领域的一对一服务还刚刚萌芽。而我们的看法是,教育总是要线上化的,因为出行成本太大,而教育又是非常典型的服务业,完全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效率提升。”蓝驰创投执行董事吴佳捷告诉《新民周刊》,“市面上的互联网教育有三大类:k12(基础教育)、在线英语、素质教育。前二者的竞争太激烈,而素质教育恰恰是亟待开发的新品类;应试教育要往素质教育过渡,第一批过渡的品类肯定是最接近应试教育同时也是最能补充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音乐和美术。”
  在科学、摄影、体育等素质教育门类尚未有明确考核制度和等级标准的时候,蓝驰决定,将美术和音乐视为行业和赛道上的大方向。
  “好的老师千金难求。”吴佳捷做过调查,“上海音乐学院知名教授的课,1000元一节,供不应求,预约排到几年以后,和庞大的需求相比,教育资源可以说极度稀缺。眼看着美术、音乐的成绩很有可能列入中考范围,一部分家长出于功利的考虑,希望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教育;而更多的家长会把艺术教育当作素质培养的必需品,希望孩子将来可以多一种可能,多一份对艺术、对美的理解——80后的家长,可以说越来越有这种‘奢侈’。”
  确定了大方向之后,葛佳麒和蓝驰最初考虑过做在线音乐教学,但很快就发现“线上教音乐”这件事有几道跨不过去的坎。“乐器教学尤其讲究操作姿势,比如说你学钢琴,钢琴老师是要手把手教你的,要按着你的手,告诉你肌肉要怎么用力,这在线上显然无法实现。此外,琴童都有自己的主课老师,每个地区、每个派系、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法,所谓‘文无第一’,对错没有确定标准,手法方式差异太大的话,一定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让线上服务去挑战线下老师的权威,也一定是会失败的。”
  经过长达三四个月的反复讨论,最终,葛佳麒和蓝驰决定,改“教”为“陪”——“陪你练”应运而生——教音乐,让老师来;而陪你练琴,由“陪你练”包办。
  2014年12月,葛佳麒的创业项目“陪你练”得到了来自蓝驰的第一笔天使投资。
创业迭代之路
  有趣的是,艺术生出身的葛佳麒,创立第一版“陪你练”时的核心服务是完全互联网思维化的“自动纠错软件”。他和他的师兄、合伙人姚立嘉拿了麻省理工声学研究所的论文来研究、建模,发明了一款自动识别错音的软件,将当时市面上仅有30%准确率的错音识别技术提高到了70%,申请获得了专利认证。他们还把所有可以买到的钢琴琴谱全都买来,做了ocr识别。
  “用系统做错音识别,告诉孩子哪几个音弹得不对,需要纠正——放到今天就是非常时髦的人工智能。”吴佳捷告诉记者,“我们当时有一个共识:音乐老师总是稀缺的,从零培养至少要花5-7年时间;但中国的素质教育以年甚至以月计算,需求和供给肯定匹配不上,那么互联网时代能不能用算法来填补这个缺口呢?”
  事实证明,缺口的确是巨大的。2015年,“陪你练”收获了十几万用户,日活过万,稳稳地占据互联网音乐教育头部地位。然而,互联网的惯性思维碰到的障碍同样非常直接——用户的首次转化很好,但长期留存不佳。现实给吴佳捷和葛佳麒上了一课:他们面对的大都是7-15岁的孩子,孩子们并不想总是被人提醒哪里做错了——错音识别软件虽然可以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但在纠正错误这件事上却显得无能为力。
  创业的第一步让葛佳麒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遇到了更大的困惑:他们找准了音乐教育的痛点,但如何才能对琴童们形成真正的正向激励?
  有人说,创业的路上要面对两次死亡,不是自杀,就是他杀。面对困惑,葛佳麒和他的团队选择了“自杀”——对上万日活毫无留恋,一切推倒重来。创业一年多后,在2015年底再次从零出发。
  “当时我们坐下来想,方向对了,但音乐教育的三个参与方到底最想要什么?主课老师最希望孩子好好来上课;家长希望孩子学得越来越好,不要让自己操心,也不要跟孩子吵架;而孩子的诉求是需要人陪。我们做过一些用户调研,孩子的反馈很直接,他们会说:‘我也知道我弹错了,然后呢?你能怎么样呢?’”什么服务能将这三方的诉求串联起来?自动化软件显然是做不到的,仍然需要人性化的服务。
  “孩子学乐器之后,如果不是每周多次定期进行练琴,学习进度会很缓慢,甚至无法完整地领悟乐器演奏之道。而孩子如果在练琴中不认真,错音不改,节奏混乱,那么长此以往,练琴的效果不仅大打折扣,轻则家长学费白打水漂,重则孩子考级不过,耽误时间与精力,两者皆空。”葛佳麒决定要将项目升级,升级版的“陪你练”里必须有陪练老师!
  “vip陪练”,一个奋发向上、精诚合作的创业团队,正朝着新目标飞奔。
 
  2015年年底,“陪你练”的2.0升级版“vip陪练”正式上线。上线第一天,只有两名陪练老师,一个姓葛,一个姓姚,正是葛佳麒和他的合伙人姚立嘉。事后再提到这段二次创业的艰苦,吴佳捷笑言:“那会儿葛佳麒是真的每一环都亲自干过:获客、销售、转化、排课、上课、客服……每个环节都一手一脚去打通。”最多的一天,光是上课,葛佳麒就亲自上了14节。一起打拼的激情和对于大方向的自信,让吴佳捷和蓝驰创投决定:“vip陪练”值得再次追投!
  很快,他们看到了第一批数据反馈。“虽然规模比1.0版要小,但用户的反馈和付费意愿却很喜人——即使在只有个位数日活的那几天,每一个用户也都付了费。家长给我们的反馈都是‘能不能多买一点课?’”吴佳捷深切感到,“在教育这件事上,家长相信口碑,也认同一分价钱一分货。”
 
创业之难,熬过去之后,就是“苦”
  从“陪你练”到“vip陪练”,葛佳麒一步步踏准了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痛点。如果说1.0版还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话,2.0版就是终于打开了一扇窗,清楚地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创业之难,难在“熬”,一种前途未明的心力交瘁;熬过去之后,就是“苦”,前方虽明,却有一万个细节需要完善;苦尽之后才有甘来,那是收获季节的喜悦。
  经过2016年的产品迭代,“vip陪练”全年的业务量相比2015年同比增长了1100%,2017年更增长了1300%!曾经的十几个用户,慢慢变成了几百、几千,直至上万。如今,“vip陪练”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已有3万多名用户,其中20%处于海外——美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学员遍布五洲四海,陪练老师也从当年的几个创始人,扩大到了3000余名。
  “vip陪练”的部分老师在前不久的年会现场。
 
  凭借音乐教育领域的优异表现,“vip陪练”于2018年年初获得由腾讯、兰馨亚洲领投,蓝驰创投、金沙江创投、长石资本跟投的b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到数亿元人民币,或创国内素质教育历史上最高融资金额。
“温暖陪伴”的音乐初心
   
  短短2年间,轮子转得越来越快,带来的服务体验也早已今非昔比。“vip陪练”的第一个投资人吴佳捷回忆当年初创时的窘况:“一开始用户和老师之间都不能直联,需要有一个客服先建群,把家长和老师分别拉进来,体验有点糟心。”但现在的“vip陪练”早已在一万个细节上做了优化,“从售前体验到销售到售后,从用户直联到专业老师的招募与多轮培训,每一环都实现了数字化建模,用数据而不是用想法,去管理每一个环节。”
  艰苦的创业经历,把葛佳麒这样一个艺术生,活活磨成了理科生和发明家。葛佳麒与伙伴自主研发的专利鱼眼摄像头投入使用后,好评如潮。
  在吴佳捷眼里,葛佳麒就是一个实干家,“创业不是他职业生涯的神来之笔,而是一直以来连贯选择的结果——他特别不纠结,认准了一个方向就不会被以往所束缚,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方法论,有魄力,也很坚韧。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抛弃当年年薪百万的工作。”
  见过葛佳麒的人会觉得他有点像迪士尼动画片《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有点“创业肥”,有点萌,有点温情,像音乐一样,给人以温暖的陪伴。
  在葛佳麒看来,“vip陪练”事业的起步,源于第一个孩子在陪练老师的帮助下,开心地说出:“我喜欢vip陪练陪我练琴。”这正是他最快乐和满足的时刻。
  “音乐是最直接的,能够给自我另一种维度的快乐和平静;它跨越当下,跨越世界,跨越语言,跨越时间;它比文字和影像更能直接而有力地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这是葛佳麒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他一手一脚打造“vip陪练”的初心。
  “选择做音乐教育一定是有情怀因素在里面的。”吴佳捷说,“多少希望改变一些音乐教育的现状,把自己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带入这个行业。曾经每个琴童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郎朗,但是假如一万个琴童里只能出一个郎朗,剩下的9999个孩子学琴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谈到音乐圈的鄙视链时,葛佳麒说:“现在流行说‘鄙视链’,音乐圈也有鄙视链:学钢琴的看不上学民乐的,学小提琴的看不上学钢琴的——有必要吗?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hiphop就一定比古典乐低级吗?如果我喜欢的是黑管,为什么非得去学小提琴?学音乐为了什么?贝多芬弹钢琴和爱因斯坦弹小提琴,他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而更多人应该像爱因斯坦。这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的大情怀,因为音乐可以惠及大众,可以让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审美,也找到自己。”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