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桥吊状元”传承海港工匠精神-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阅读提示:张彦从普通学徒成长为企业的高级技师,跻身上海首批88名“上海工匠”之列,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46米高空、60度前倾、60万标准箱……一组组数字,勾勒出一名“80”后桥吊司机的工作状态与出色成绩。
他叫张彦,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桥吊司机。往返于桥吊轨道,反复吊卸集装箱……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劳动中,张彦和他的团队多次刷新集装箱桥吊单机作业效率世界纪录,他本人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桥吊状元”。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彦在今年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党的十九大代表。扎根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十多年,张彦说,海港作业方式不断改变,但不变的是海港人师傅带徒弟,传承下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最差生”到“最优生”
从高空俯瞰洋山深水港,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远洋巨轮。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区之一,每年来往全球各地的集装箱在这里装卸。完成这些集装箱精准吊卸的,就是桥吊司机。
穿一身红色工装,着一双胶底皮鞋,戴一顶安全帽,装备好桥吊司机的“标配”,张彦上班了,乘坐工程电梯直达46米高的桥吊操控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只有3平方米的操控室,张彦透过脚下的玻璃,通过目测精准抓取、吊卸一个个巨大的集装箱,不得有任何偏差。
为了保证精准吊卸,张彦几乎始终保持着身体前倾60度;以这样的身姿,一天在桥吊轨道上往返几百个来回。
张彦坦言:“我很幸运,选对了行业。对于一般产业工人而言,职业道路上能走多快多远,不仅依托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立足岗位,踏实奋进,功到自然成!”
作为海港职工子女,张彦从小就对海港工作有着一份特殊情怀。
“在学习初期,我上手很慢,属于在同期学员中进步最慢、考核成绩最差的一个。”但张彦并不服气,决定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操作技能。
别的学员没有机会操练的时候,可能会去休息室睡觉,张彦则坚持坐在师傅旁边观看操作过程。看的同时,他还在脑海中不断模拟操作,体会他的想法与师傅实际操作存在的差别,并把重点部分记录下来,从中吸取师傅的操作经验。在师傅休息的时候,他会去其他优秀司机的身边观看他们的操作过程。
“记得为了锻炼在46米高空的目测能力,我几乎将班组里所有优秀司机的操作方式都观察了10多遍,相互比较和印证、取长补短。而每天下班回家后,我都会在脑海中反复回放当天上班时所看、所听、所思,寻找自身不足,在下一次操练时加以改进,这样的工作习惯保留至今。”张彦说。
经过这样不间断的观察、学习,张彦的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在即将结束学徒生涯时,他已经在同期学徒的考核中由“最差生”挺进到“最优生”。
一份“匠心”坚守十年
吊装作业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很是枯燥,张彦却将它看成一项有趣的活儿,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研究桥吊操作技术,很快摸透了庞大铁家伙的性格脾气,对驾驶室的每一根操作杆、每一个按钮了如指掌,操作自如。
从2007年5月起,张彦操作的“双起升桥吊”不断创造单机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从起初每小时完成97个自然箱,到2011年6月每小时达到197个自然箱,4次刷新自己保持的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效率整整翻了一番。
相对于效率,安全更为重要。张彦吊卸集装箱的误差不超过一拳头,十多年来保持安全生产纪录,累计吊卸集装箱60万标准箱。
十年时间,张彦从普通学徒成长为企业的高级技师,跻身上海首批88名“上海工匠”之列,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攻克技术难题,创新桥吊操作法
一个人的高空是寂寞的,大多数时间里,张彦只能和自己对话,给自己鼓劲。走下操控室,张彦特别喜欢和同事们一起分享、钻研技术知识,提升操作技能。
洋山深水港是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需要在现有生产资源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提升作业效率。这给桥吊司机队伍提出了新的课题。
2011年,公司成立以张彦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箱存在外闭锁问题”“故障报修系统”“双吊具边卸边装”工艺等12个项目进行技术攻关。
“我们团队从总结提炼过去的工作经验着手,四处积极求教、收集先进的操作心得,钻研学习设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张彦说,“那段时间为了收集和归纳材料,我和团队的成员们以岛为家,十天半个月不离岛是家常便饭。”
通过开展现场技术攻关,“新型桥吊节能操作方法”得到推广应用,大大减少了桥吊装卸环节中的空载动作,通过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节约,达到码头降能减排的目标。同时,张彦团队编写的《张彦桥吊操作法》,成为公司培训辅导的教材,有效提升了一线操作工人整体操作效率。
现在,通过工作室的培训辅导、高师带徒等活动,公司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持续增长,目前高技能人才占公司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达44.29%。
在张彦的影响下,公司又出现了“周三宝带教法”“贡军民维修法”等,有效营造了“比学赶帮”的热潮。一个劳模,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会带出无数党员标杆,这就是劳模的“滚雪球”效应。
此次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张彦倍感光荣与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不仅要把来自一线工人的期盼和呼声带到会上,还要在会后传达好党代会的精神,更要以实际行动,不忘初心,认真履职,发挥党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上海港发展多做贡献。”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