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上海制造,再造潮流上海货-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7-12-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未来的“上海牌”,将是更开放的,将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无论你来自地球的哪里,“上海牌”就能是你的范儿……
记者|姜浩峰
 
      曾几何时,上海品牌在国内就是“一流”“大牌”的代名词。当然,那是在计划经济年代的往事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海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上海的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70%,成为上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引擎。与此同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上海提出——经济增长的含金量要更高。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对制造业提出如此明确的目标,横向对比,在全国其他省市的“十三五”规划里,也是少见。
  2016年5月10日,上海发布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其中,在着力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工业高端发展方面,上海实施千项工业精品创造计划,包含300项高端装备自主突破、300项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200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200项消费品改善供给,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2017年1—8月,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了8.3%,增幅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6.7个百分点。《实施意见》初见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既要继承发扬老品牌,也要做大做强新品牌,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照国际最高标准、国际最好水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重提制造业目标,再造潮流上海货,未来是否有可能像纽约、东京的产品一般,风靡世界呢?
确定“主战场”
  “当听说我们的智能产品主要远销海外,李强书记当即提出,希望我们能尽快开拓国内市场,将产品也销售于国内,早日在松江,在全上海落地。”回忆起2017年11月17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到松江调研时的情景,上海六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纯坚如此说。
  李强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以来,首站郊区调研,就是2017年11月17日的松江行。
  松江,是上海之根,如今又是高端制造业的主战场。在松江,李强说,这些年来,上海在创新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特别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全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要进一步发挥上海科技、资本、人才集聚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
  在松江行之后,11月22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又赴杨浦区长阳创谷调研。杨浦区是上海的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7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李强在杨浦长阳创谷的考察,首站选择了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朱志浩向李强介绍了isesol平台基于装备互联形成的工业大数据,以及穿透省、市直至企业内具体智能装备的运行状态与实时数据。
  作为云制造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isesol平台为制造行业的采购商与供应商提供机械加工领域一站式供需对接服务。按照朱志浩的话说,这就是制造业所需的共享单车。
  众所周知,大杨浦乃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拥有众多百年老厂、老品牌。譬如梅林正广和汽水、民光床单等等,无不是杨浦区叫得响的老品牌。如今的杨浦区,则希望借助创新创业,带动杨浦从百年工业摇篮进一步转型为万众创新示范区、知识技术策源高地、技术转移集聚高地。
  大上海,在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之际,当然不会仅仅在杨浦、松江等几处地方做文章。
  单以在上海的中国商飞公司为例——商飞总部位于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在宝山区的大场基地生产arj21支线飞机,大型飞机c919的总装基地则设在浦东祝桥。
  再以祝桥为例——在祝桥当地人眼里,以浦东国际机场和中国商飞总装基地两大顶级航空产业发展要素为支点,包括自贸试验区、奥特莱斯、迪士尼、铁路东站等,构成了祝桥未来的产业结构体系。
  大上海之大,可供作为制造业主战场的布局之地,不可谓不多。如何合理布局,则考量着谋篇者的智慧。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日前表示,不论是从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发展方向,从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还是从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以及应对经济运行的风险和挑战来讲,25%左右这个比例都是必要的。提出25%的指标也展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当然,外界更应该关注的是上海制造业的内涵。深入探究此内涵,集上海之力,打造更新更好的“上海牌”,确是题中之义。
 
成就大品牌
  从1992年起步的振华重工,作为中国较早起步的港机生产商,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竞争者——现在,地球上所有港口的港机,有超过80%是姓“振华”的。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说:“目前,我们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港口水平的同时,自身也会更强更大,将由制造商逐步转变为系统方案提供商。”
  振华的成就,绝非一蹴而就。
  1992年以生产港口机械起步的振华,当时所见,是世界上绝大部分港口机械订单都掌握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大企业手中,中国港口用的也几乎都是洋设备,核心、关键技术都被国外制造业巨头把持。国内的生产企业缺乏设计能力,生产水平低下,造出来的产品还不如外国的淘汰货。
  当时生产集装箱起重机的跨国公司——日本三菱、三井和石川岛,德国的克虏伯、诺尔,韩国的三星、现代等,这些企业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起步之际的振华,14个人、100万美元的资金而已。
  千帆竞渡脱颖而出,亦显英雄本色!
  1998年起,振华提出“每年至少做一个世界第一”的目标,此后从未落空。如今,作为行业的引领者,振华仍在不断创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等洋山港自动化码头启用,中国在这个领域当之无愧领跑世界!” 黄庆丰如是说。
  除了最近二十多年崛起的振华,上海还有着许多知名老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作为全国的工业中心,上海的制造业在中国有着全民影响力,从大白兔奶糖,到凤凰、永久自行车,再到英雄金笔、海鸥照相机……许多品牌当年曾是中国的国民品牌。更有一些直接以“上海”为品牌的产品,至今令人难忘——上海牌轿车、上海牌手表、上海牌拖拉机。当时,人们出差、探亲、旅行,拎一个大大的“上海牌”灰色旅行包是最时髦的装扮。包上印着上海大厦、外滩、国际饭店等的白描影像,舒同体的“上海”字样配以细黑体的汉语拼音“shanghai”,那“上海客”的潮范儿,其实不比“纽约客”低。
  当然,部分品牌一度式微。一方面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故,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发展周期、所处时空的工业化环境等因素有关。在较为封闭的体系下,作为拥有比较完备的制造业门类的城市,上海的工业产品在全国来说,能够达到较高的性价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牌轿车——尽管当年其产品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同期工业化国家主流品牌相媲美,但因其是国内同类产品中几乎唯一的一款车型,而风靡华夏。
  当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以后,比上海有着更完备工业体系的产品蜂拥进入国内,使得上海货不再是唯一。而当南方一些合资、合作企业满地开花以后,上海货所具有的价格优势也被撼动。
  岁月荏苒。如今,在现代服务业已有充分发展的上海,正是大力推动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智能制造化的大好时机。
  牡丹油墨、凤凰毛毯、英雄金笔……《新民周刊》记者从坐落在祁连山路127号英雄金笔厂区内的桃浦科技智慧城规划展示馆看到,此地曾经为上海创造出不少品牌价值。而如今,首发智创top、英雄天地项目、托马斯实验学校……新的规划又将人们带入未来。
  这是桃浦地区转变的全新征途,更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过往岁月中曾经诞生过的那些名牌,代表着初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化时代上海工业文明的高度与广度,那么,在如今进入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的上海,又该如何继承发扬老品牌、做大做强新品牌呢?
  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总经理苏强透露,根据前期该基金与上海多家高校联合进行的研究,上海本地品牌总价值近10万亿元,为gdp总量的3倍多。“而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无形资产被严重低估。一方面,许多品牌、特别是国有老字号处于沉睡或半沉睡状态,需要创新手段激活;另一方面,目前的财务制度使得企业报表主要体现有形资产,而品牌价值作为表外资产,显示度不足。”当然,苏强所说的情况,目前正在好转。譬如上海自贸区的“品牌银行”业务,为品牌资产质押提供了出路。
  著名品牌学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凯南商学院教授斯廷坎普前不久曾在上海表示,以华为等公司为代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都希望在全球树立品牌,从而摆脱成本攀升、市场放缓、增速下滑等不利局面。而国外“千禧一代”对中国品牌的态度较以往更为开放,因此,除了技术研发,中国企业必须在品牌经营上也有同样投入。如何利用这个契机,成就大品牌?
  过往岁月中那些上海著名品牌,不管叫做什么,其实背后有着深深的上海烙印。而如今,上海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无论c919飞机,还是已经排上日程表的豪华邮轮项目等等,包括市民老百姓买来开的自主品牌小汽车、与共享单车合作的自行车等等,无不应该“烙”上今日上海的痕迹,那是一种城市文脉、精神、特质与形象的综合体现。未来的“上海牌”,将是更开放的,将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无论你来自地球的哪里,“上海牌”就能是你的范儿……
 
人才与技术高地
  “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高端智造中心之一。”这是《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先进制造、高端智造将成为上海未来的主攻方向,这也将是实现25%指标的主攻方向。
  强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全球看,很多国际经济中心都保持一定的制造业比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纽约、伦敦、东京等大都市再次重视制造业发展,以避免产业空心化。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看来,在中国制造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中,上海应坚持定位为最高端、最具有引领的地区。这就离不开培植人才高地和技术高地。
  “要增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紧迫感,尽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加大高峰人才引进力度,加快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各类人才融入上海、扎根上海。”这是李强在12月14日主持科学家座谈会并调研上海交通大学时所说。
  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则就是要厚植上海的人才优势,尽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培植体系。
  人才优势当然是一种引领性优势,其关键是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2017年12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和库尔特·维特里希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并将自己的事业与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挂上了钩。未来的上海,势必会拿出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的突破性人才政策,营造更加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用更优质的土壤来引进培育国际化高端人才;同时,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尤其是青年人的创造潜力,为他们解决困难、提供舞台,真正营造出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让各类人才融入上海、扎根上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再造潮流上海货,制造风靡世界的上海货的基础。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