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封面 > 正文

上海的舞台,世界的舞台-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6-12-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一座比肩法国国家舞蹈中心、英国拉班舞蹈中心、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地标正式屹立于虹桥地区。
记者|王悦阳
 
       即将过去的2016年,对于上海文化界而言,波澜壮阔,意义非凡。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将文脉与国脉相连,文运与国运相关,大大提升了文化人的自信、责任与使命。这一年,世界各地都在开展纪念莎士比亚、汤显祖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互动与传承、创新,中国的纪念活动更让人看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美丽姿态与大国自信。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落成启用,刘海粟美术馆新馆的傲人雄姿,针对文艺院团“一团一策”,良性发展的指导方向,无不使得这座城市的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透露出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化姿态。
 
双星辉映,闪耀舞台
 
  2016年是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伟人、骄子。他们同处在“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时期。他们同作为“巨人时代”的“时代巨人”,以他们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成为西方文艺复兴和东方人文启蒙的“时代的灵魂”,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巨大魅力,使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作为全国唯一有实力献演汤显祖代表作《临川四梦》全部4部戏的艺术团体,上海昆剧团今年真可谓风生水起,载誉无数。《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梦》四剧的合称。“四梦”演绎了纷繁世间事,汤显祖曾说自己的“四梦”,“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他的同代人王思任则用“《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概括了“四梦”的“立言神旨”。
  经过一年的筹备,“临川四梦”由上海昆剧团五代艺术家共同演绎,老少同台,行当齐全,文武兼备,一气呵成,展现了汤显祖瑰丽美好的文学世界与精神境界,也体现了上海昆剧团领先全国的非凡实力,可谓“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曹禺语)。作为一场古典文化的艺术盛宴,在一年的时间里,“临川四梦”在广州、深圳、香港、北京、济南、昆明、上海以及捷克布拉格、美国纽约等地进行全球巡演,让世界聆听昆曲的曼妙,也了解“中国人汤显祖”的伟大。
  无独有偶,代表着英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瑰宝的“莎剧”也来到中国,无论是舞台剧《亨利四世》的大气雄浑,还是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缠绵悱恻,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并没有任何文化隔阂,莎士比亚在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知音。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所创排的《寇流兰与杜丽娘》更是大胆地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两部巨作,通过中国越剧的独特风貌,由全女班演绎,将两位世界文化大师的精神世界,通过中国戏曲的方式,展现在世人眼前,著名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的精彩表现,将刚愎自用的大将军与风流多情的书生融合在一身,古今中外,蔚为大观,令人称道。无独有偶,江苏省昆剧院新创排的《醉心花》,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化、昆曲化,年轻靓丽的演员,细腻传神的表演,古雅传统的唱腔,竟将中西方艺术表现得水乳交融,美不胜收。
 
文化地标,多元空间
 
  在万物丰收的金秋时节,上海也收获了两座全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地标,开启了融合、发展与传承、创新的全新道路。
  说起上海的文化地标,很多人都会想到上海大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东方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等等……但在舞蹈文化底蕴深厚的上海,专业的舞蹈演出场馆却非常稀缺。如今,这一遗憾得以弥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正式落成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拥有一个1080座的大剧场和一个300座的合成排演厅(小剧场),并聚集了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入驻。从此,一座比肩法国国家舞蹈中心、英国拉班舞蹈中心、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地标正式屹立于虹桥地区。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占地3.9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是全国乃至亚洲第一个专业性舞蹈中心,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舞蹈艺术基地,全球顶尖水准的舞蹈演出将陆续登场,包括各种国际国内的大型舞蹈赛事也将在这里举行。现代化的设备,顶级的艺术家,包容开放的艺术环境,必定会吸引世界的目光,也将成为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定基石。
  毗邻舞蹈艺术中心,是全新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的建成,使得浦西拥有了一座现代化,高端大气且独具学术价值的美术馆,为城市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1995年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这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下的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刘海粟先生之名命名的艺术场馆,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于一体,而主要履行美术馆的功能。多年来,刘海粟美术馆面向公众进行美术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推进上海的美术事业,文化事业发展,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这座国内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美术馆,曾为上海的美术教育做出贡献,但其局促的空间也显露出越来越多制约发展的瓶颈效应,比如很多艺术珍品不得不藏在“深闺”,无缘与观众见面。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美术馆功能,并进一步传承、发扬刘海粟先生的教育精神和艺术成就,2012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全力支持下,刘海粟美术馆启动迁建工程。
  刘海粟美术馆新馆选址长宁区凯桥绿地东地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40平方米。北部邻近中山公园商业商务区,南部邻近东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西部邻近轨道交通3、4号线延安西路站,配套设施更齐全,人文气息更浓厚,公共交通更便捷。新馆的设计从刘海粟深厚的人生与艺术积淀中汲取灵感,取刘海粟一生“亦师亦友”的黄山“云海山石”的立意,表现其不拘一格、激情豪气的人生态度及艺术气质。建成后的新馆,共含6个展厅,展厅总面积4331.4平方米。其中,4个固定展厅常年展示刘海粟创作、收藏作品,刘海粟的艺术人生及上海美专史料,2个临时展厅可展示国内外各类艺术展。同时,新馆配有条件先进的库房、图书资料室、公共教育活动区、艺术品商店等功能区域和配套服务设施,努力为观众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艺术欣赏环境和服务。
  2016年8月18日,历时3年多迁址新建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将正式揭开面纱,以全面梳理和展示刘海粟艺术生涯的《再写刘海粟》作为开馆大展。试运营近半年以来,这里已然成为上海又一处文艺新地标。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