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环球 > 正文

中东双雄,沙场决战?-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6-01-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中东双雄是否会沙场决战?错综复杂、情势纷乱的中东局势到底要走向何方?
记者|陈 冰
 
       中东风波再起,这一次,主角换成了任性的“好孩子”沙特和克制的“坏孩子”伊朗。
  那边厢叙利亚和is 还没消停,这边厢好孩子与坏孩子又“熔断”了。中东双雄是否会沙场决战?错综复杂、情势纷乱的中东局势到底要走向何方?
 
内忧外患中的沙特
 
  是石油造就了沙漠中的国度沙特,却恰恰也是石油为沙特带来了永世的诅咒。
  沙特的富庶是不少人长期以来的经典印象,尤其是其王室生活之奢华;与之相比,欧洲王室的宫廷生活便显得无比寒酸。2014年2月,当现任国王萨勒曼还是王储的时候,就曾豪掷18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亿元),包下马尔代夫三个小岛的五星级度假村近一个月。萨勒曼在花钱上的豪爽,更是让这家度假村不惜与其他已经订房的客户撕毁合同,以便让萨勒曼及其团队得以独享。
  而另一位更为高调的王室成员,开国国王伊本·沙特的孙子瓦利德王子更是以他的黄金747专机而闻名于世。他重金打造了黄金747私人专机,其奢华程度早已把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远远甩在了身后。他于2013年把《福布斯》杂志告上法庭,只是由于他认为,在该杂志的财富榜上,自己的财富规模被严重低估。然而,即便这被低估的财富水平却也让大把大把的人汗颜,因为这一数字是200亿美元。
  可谁能想到,世界原油价格于2014年7月底便陷入了无底深渊,wti原油价格硬是从100多美元一桶的高位,一举跌到45.76美元的历史低位。此后,原油价格就一直在低于60美元/桶的价格水平徘徊。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opec)组织却坚决不减产,并反复通过公开渠道向世界宣告其维持产量的决心。
  沙特及欧佩克国家这种“死扛”油价的决心,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主要用来针对英国、挪威(两国共享北海海域的油田)以及俄罗斯等新兴产油国的竞争,特别是来自美国页岩油的竞争。尽管在美国部分地区,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可以降低至50美元/桶左右,然而若要让开采有利可图,60美元/桶的价格才是真正的底线。
  虽然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声称沙特的产油成本只有4-5美元一桶,即便油价跌到20美元一桶也依然有利可图。不过维持沙特社会稳定的福利制度却是靠着高油价时代的积累才得以保证的。
  沙特之所以没有像埃及、突尼斯等国爆发大规模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关键就在于沙特依靠高油价带来的巨额收入“收买”了国民。
  然而,随着油价持续走低,沙特的这种财政模式开始无以为继。按照imf的估计,当油价在72美元/桶以上的时候,沙特才能保持收支平衡,而《卫报》预测的平衡点更是高达110美元。但国际油价却稳定地在50美元上下摆动,沙特在短期内摆脱赤字困境希望无限接近于零。
  其实早在2015年10月初的时候,英国《卫报》就已经发现了沙特入不敷出的蛛丝马迹了。一些泄露出来的沙特政府文件表明,该国正在对公共开支进行缩减。
  一份由国王萨勒曼签发给财政部长的秘密政策备忘录当中,细致罗列了所有政府机关都必须贯彻的经济紧缩措施。由于低油价,沙特的公共财政捉襟见肘,以至于这个石油王国2015年度预计将出现至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的赤字。
  这封伊斯兰历1436年12月14日(公历2015年9月28日)的信件外面标注了“高度机密、至为紧急”字样,做出了严格的指令,要求停止任何新的计划,不再购买任何新汽车、家具和其他设备,冻结所有的任命和升职,停止发放住房补贴,停止任何新的租约。第四季度当中既有预算和项目的支出不得超过批准总额的25%,旅行和其他商务相关支出不得超过初始预算的15%。
  一时间,人心惶惶。这些机密文件被公开发表之后,几小时内,这些文件的内容在沙特就几乎是尽人皆知了,惊恐的人们纷纷讨论新的紧缩措施,讨论自己可能因为这些措施受到怎样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狂泻,最终还是让坚持不减产的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坐不住了。沙特政府表示,2015年度的财政赤字创下史上新高的980亿美元,相当于沙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为了防范未来出现的财政危机,沙特财政部宣布,政府从2016年实施为期5年的广泛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大力削减燃料补贴,对最富裕的阶层提高电价,对所有用户小幅提高水价,并调整工业用户的能源价格,但削减补贴不会对低收入及中等收入人士有“重大影响”。
  《金融时报》称,海湾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正以史上最快速度从资产管理公司撤出,以提升因油价崩盘而下行的经济。
  全球第四大主权财富基金、拥有6720亿美元资产的沙特阿拉伯货币局,2015年已从外部管理机构撤回约700亿美元以支持本国经济。
  改革的成败将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沙特新国王萨勒曼的执政基础。早在2015年9月,一封据称系伊本·沙特孙辈的沙特王子书写的匿名信件在王室内部中流传。信中称,在现任国王萨勒曼的统治之下,沙特王室和公众都处于不安之中,如今沙特乌理玛(穆斯林国家有名望的神学家或教法学家组成的宗教权威组织)内部绝大多数成员支持发起宫廷政变,罢黜萨勒曼,并推举前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王子为新国王。而艾哈迈德是沙特开国君主伊本·沙特最小的儿子。在伊本·沙特尚健在的12位儿子中,竟有8名支持罢黜萨勒曼。
  据称,萨勒曼即位时就饱受国内诟病。不少人认为他统治无能,面对油价大跌应对失措。在也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军事介入更是战略性错误。
  本来对沙特而言,“伊斯兰国”在早期可以成为制约叙利亚及伊拉克地区什叶派势力的重要棋子。可如今他们却打出“哈里发国”的旗帜,这却是政教合一的沙特王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容忍的,真可谓打脸打得啪啪作响。在养虎为患、让is不断壮大的同时,沙特对也门胡塞什叶派武装的打击也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果,又背上了沉重的军事包袱。
  有人揶揄,“沙特纠集的15万大军,配着各种美械、法械甚至俄械的阵容,牛拉拉地杀进也门,打算剿了伊朗支持的游击队,结果打到现在,也不知道是灰头土脸还是鼻青脸肿,反正没得好,战力可见一斑。”
  为了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并协助也门打击当地胡塞叛军组织,沙特2016年有569亿美元预算作军事及保安开支用途。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卡塔尔多哈中心研究员卢埃·阿哈提卜表示,“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也门军事行动开支还有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沙特还有不到5年的时间就会用光外汇储备。沙特必须赶紧行动。” 
  大战一起,花钱如流水,卖油的路线还要被严重干扰,如何能过得去伊朗掐在手里的霍尔木兹海峡就是未知数了。偏偏沙特如果没法卖油的话,立刻就能债务缠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沙特的净债务到2020年将上升到gdp的44%,而届时伊朗则会“无债一身轻”)。想到这里,不禁让人为那些开惯了名车的土豪们捏一把汗,他们还会骑骆驼吗? 
冉冉升起的伊朗
 
  要说中东国家实力最强的,偏偏就是看起来势单力孤的伊朗。除了哗哗的石油能赚钱之外,伊朗是本地区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不光自己能造枪造炮,还可以设计坦克和喷气战斗机,虽然核武器差一点没搞出来了,各色导弹是问题不大的。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伊朗就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得到了美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支持。伊朗花大量资金先后建立了1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可是到1980年美伊断交的时候, 美国开始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核问题六国、欧盟和伊朗在维也纳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使这场持续13年之久的国际争端最终得到了圆满的政治解决。
  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伊朗核问题的协议。这意味着长达10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若伊朗在未来10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然而,旧的经济制裁还未取消,新的制裁又将来临。美国财政部在去年12月30日通知国会,以伊朗参与“弹道导弹计划”为由,将对包括伊朗、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与该计划相关的公司和个人实施新的经济制裁。
  一天之后,伊朗总统鲁哈尼下令伊国防部加速国内弹道导弹建设项目。他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美国此举毫无疑问将使去年7月达成的伊朗核协议落实前景蒙上阴影。
  面对鲁哈尼的强硬态度,美国政府也没有松口,只是稍稍退让一步,表示基于“额外的技术与外交工作”仍需准备,将推迟制裁实施的时间。但美国方面始终强调,目前尚无打算取消这一轮新的经济制裁。可即便如此,美国国内的共和党人还是极其不满,在他们看来,伊朗已经进行了导弹试射,而奥巴马政府在制裁问题上不坚决的态度显得“无能”与“软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伟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内的反伊势力非常强大,如果换作共和党人上台执政,很有可能会加强对伊朗的遏制,控制其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上升。
  对伊朗而言,真正要担心的还是今年2月26日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选举。前者可以否决伊朗议会法案,后者将决定伊朗最高领袖的人选。
  保守派担心,温和派的鲁哈尼将借助达成伊核协议所赢得的极高人气挑战目前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地位。如果保守派在新议会中占据主导将无疑会使鲁哈尼所强调的改革政策的实施遭到制约,也会使因伊核协议达成而取消经济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
  以放弃核武器开发计划为代价,换来了放松制裁,正准备打开油管龙头享受石油红利大赚一笔补补身子的伊朗,不可能就此放弃自己发展的好机会,转身回到战场上去面对沙特。而且目前伊朗外汇储备也就能顶一年半左右的样子,形势并不太乐观。难怪欧美分析师都乐观地认为,伊朗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真正和美国叫板,也就是打打口水仗而已。
  不过,在不少观察人士看来,受宗教、种族、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沙特和伊朗两个海湾大国长期以来新仇旧恨不断,一直互为对手,虽然表面上关系尚能维持,但暗地里早已剑拔弩张。
  在当前的中东地区,伊朗和沙特分别被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盟主”,它们在多个国家支持和扶植本国的代理人。其中,伊朗背后的支持者包括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什叶派力量,沙特背后则是海湾国家和中东大部分逊尼派国家。
  2011年,沙特出兵巴林,打击什叶派示威,防止该国什叶派势力与伊朗联合。为防止也门投向伊朗,沙特2015年又率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多国空袭也门,打击亲伊朗的也门胡塞武装,以便避居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也门总统哈迪重回也门。
  2015年底,沙特还牵头组建包含多个国家的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但将伊朗拒之在外。
  2016年初的沙特伊朗危机,会不会让这中东双雄最后来个沙场争锋呢?答案是,基本不会。
国际共识
  李伟建研究员指出,看待中东局势,如同看待股票,需要看大趋势。“2015年岁末联合国的两个决议已经为过去一年的中东局势定型:全球反恐,打击is和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
  2015年11月20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通过决议,以最强烈言辞谴责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制造的恐怖袭击,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恐怖主义。这是安理会1999年以来通过的第14份关联反恐的决议。它促请有能力的会员国根据国际法,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受“伊斯兰国”控制的领士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特别防止和打击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的恐怖主义行为,摧毁它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相当多地方建立的庇护所。
  一个月过后,联合国安理会又在12月18日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一致通过决议。
  众所周知,多年来,沙特一直是is的金主,而击落俄罗斯战机的土耳其也和is“暗通款曲”。12月1日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为了证明土政府没有从恐怖分子手中买石油,不惜以总统宝座发誓。然而,国际社会对埃尔多安的表态的反应仍然是“我们不信”。
  “过去8个月,is通过黑市向土耳其售卖了价值8亿美元的石油,这些从伊、叙开采的石油用卡车运过土耳其边境,以国际油价的一半成交。”伊拉克国会议员鲁贝伊表示,他毫不怀疑土政府对石油走私知情。“商贩就在土耳其情报机构和安全设备的鼻子底下买卖石油。”
  沙特和土耳其为何要支持is?
  曾任北约盟军最高司令的克拉克认为,is的存在对逊尼派国家土耳其和沙特的地缘政治战略有帮助,因为is能遏制什叶派掌权的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我们必须明白,is不仅仅是恐怖组织——它是个逊尼派的恐怖组织,符合土耳其和沙特的利益。”
  而在李伟建看来,多年来,沙特和土耳其将赌注全部压在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反对派身上,结果不仅没有将叙利亚的阿萨德赶下台,反而让is越做越大。此次挑起事端,无非是想逼迫美国表态、站队。“美国原来也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可是折腾了那么多年也没把阿萨德赶下去,因为美国也知道,阿萨德下台之后情况可能比现在还要糟糕。美国担心沙特伊朗外交危机再次让is渔翁得利,且会影响叙利亚的政治过渡和权力移交。所以没有给沙特撑腰。更关键的是,美国的战略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它要从中东抽身,挪出精力搞亚太再平衡。所以乐得让伊朗起来,构建中东新的安全框架。目前的情形是一直被打压的“坏孩子”伊朗突然受到了美国人的重视,开始翻身做主了,而一贯受宠的“好孩子”沙特则从高峰跌落下来,心里十万个不乐意了,所以开始任性了。这真的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
  美国学者英德克是国务卿克里的前顾问,他称,美国和沙特两国已经很长时间不在同一波段了,分歧始于穆巴拉克。2011年,沙特领导人斥责奥巴马及其助手在“阿拉伯之春”中没有能支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他们担心一旦沙特发生革命美国也会袖手旁观。美国与伊朗的核协议进一步加剧了沙特的这种想法,即美国在重新考虑与沙特的根本关系。沙特官员访问华盛顿时公开质问,他们是否能依赖美国盟友?
  科威特、阿联酋和巴林对伊朗威胁的感受几乎是一致的,伊朗核协议加深了这一威胁。法新社援引美国中东地区媒体研究所副所长费尔南德斯的话称,美国为平息海湾国家对美国改变伊朗和叙利亚政策的不满,提出各种倡议,包括向海湾国家增加军售,以保持平衡,但毫无效果。
  李伟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际油价不是一两个国家能够操控的。在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窘境将会长期存在,尤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对于能源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限。沙特伊朗期盼通过战争而引发国际油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在中东地区新的地缘政治框架尚未形成之前,沙特伊朗为了争夺更多的地区话语权与影响力,彼此之间的争夺、博弈和摩擦注定不少。这种摩擦有时激烈、有时缓和,经过一番较量之后,也就尘埃落定了。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