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何叮嘱安倍“重信守诺”-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撰稿|刘迪
“从竞争到协调”
2012年12月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至今,安倍已经访问了149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双边关系框架下访问中国,这次是第一次。第一次安倍政权时期,安倍将中国作为外访首选,而这次则是第150次,安倍从东京到北京的历程,说明中日关系的复杂。
从安倍第一次政权到今天,日本曾设计或参与了几个“中国包围网”。2006年安倍访华,曾提出“战略互惠”思考,但此后不久日本又提出“价值观外交”,要建构“欧亚自由之弧”,在中国周围,构筑一个价值观的万里长城。七八年前,日本政府响应美国号召,倾力推进tpp。尽管当事人没有明言,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中国包围网。数年前,日美政府策划“印太战略”,试图构筑一个海洋国家联盟,威慑中国通往欧洲的海路。
对于上述中国包围网,日本学者指出,关键的问题是欧亚众多国家,都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他们不愿夹在中国或日美两个阵营之间。对日本来说,不论“价值观外交”、tpp,还是印太战略,都没有考虑日本综合国力问题,也没有考虑中国在全球影响力日益增长的现实。
在中国周围筑城的企图,自2017年起有所改变。2018年10月26日,习近平在会见安倍时,安倍当面称赞,“‘一带一路’是很有潜力的构想,日方愿同中方在广泛领域加强合作,包括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这次安倍晋三访华,从战略看最大的成果,是双方宣布两国关系将“从竞争走向协调”。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安倍时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重现积极势头。”这同时预示中日今后将在许多领域,撸起袖子一起干。今后,在全球治理的许多问题上,中日双方将共同肩负责任,这种新出发,对中日关系意义重大。因此在见完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后,安倍在推特上表示,“我认为这次访华开拓了中日关系的新时代”。
不论中日,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今天全球秩序混乱,正在威胁两国利益。尽管美国对中国持有强烈排斥心理,但中美的关系,远非仅仅是贸易争端,这两个国家,在金融、社会乃至众多全球利益方面,还有紧密的关联。尽管特朗普的美国,不断放弃对全球秩序肩负的责任,但中国仍愿意与日本等国家一同,维持这个秩序。安倍访华,正值国际秩序处于微妙转变的节点,因此引起众多瞩目。
的确,战后体系疲惫不堪,正在老去。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新兴国家最近数十年间蓬勃发展,其工业能力、研发能力脱颖而出。但另外一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则发生崩溃,是冷战后国际秩序出现的又一重大普遍的危机。冷战后,众多国家独立或获得更大自由,各自寻求自立发展。但是,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中的许多发达国家,却有心无力或瞬间“变心”,遗弃那些曾经的盟友。正是这些国家,要求构筑一个灵活、包容、温馨的全球制度。
另一方面,上世纪中国开展的工业化运动,正通过全球化,将其力量扩展至全球。中国对高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也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中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构筑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今天中国在大学影响度、企业专利数量、论文发表及引用数量方面,名次都在迅速提升。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中国海外留学运动,正在结出硕果——每年将近50万海归从全球各地,四面八方回到中国,中国各个角落充满这些“海归”,他们与亿万中国国民一同,加速中国知识结构的创新。
未来,知识创造正在改变国际政治的格局。以往欧美国家依靠暴力、资金、知识的全球垄断来统治世界,现在,这种制度正在逐渐瓦解。今天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其本质原因是企图阻止中国对知识创造权力的追求。中国迅速崛起,美国感到自己霸权地位受到威胁。尽管中国并无支配世界的计划,也无那种维持世界帝国的巨大人文资源。但是,不论中国如何反复宣称自己并无称霸野心,作为霸权国的美国,依然疑心重重,对中国崛起层层设阻。
日本仍然维持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不过,尽管日本仍然具有丰厚的技术资源、科研能力,但日本整个社会高龄少子化导致社会暮气沉重。再从全球范围看,日本企业面临中国、美国企业的强势竞争。在企业吸收兼并及本地化程度上,日本远逊美国,在工程成本以及决策速度方面,日本不及中国。
安倍要跟中国商量干大事
安倍这次来中国,是要与中国商量今后两国要在世界上干些“大事”。今年,是日本“平成”时代的终结。“平成”这30年间,日本国民生活稳定、社会平和,但从国家理想来看,冷战结束初期日本的“政治大国”设计受挫,上世纪80年代的那个曾震撼全球的经济大国辉煌不再。今天,日本面临的众多外交课题中,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成为外交的重中之重,牵扯众多日本国民的情绪。此次安倍首相访华,在这个意义上说,对日本国家未来的全球定位也极其重要。
进入本世纪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面对中国的发展,一直视而不见。但是,当中国观光客人大量涌入日本后,日本舆论开始变化。日本社会亚洲观在变,这种变化最先来自日本精英层。中日关系最紧张的那几年,在与日本大学教授、银行职员闲谈之间,总能发现他们对中国大学排名、金融技术发展的敏感。尽管整个舆论仍然冰冻,但却深切感到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开始让日本民众心动。
安倍这次访华,对中日双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倍访华团中,有500余名日本经济界重量级人物。10月26日,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于北京举行,双方与会者达1400人。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新课题,这个课题将开创中日乃至东亚合作的新纪元。尽管日本舆论对安倍访华71%持肯定态度,但说起“一带一路”等,至今不少舆论仍持怀疑态度。尽管如此,中日双方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已经签约,开始先吃螃蟹的这批人,历史将证明他们的先见之明。
中日双方,将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这次,中日两国决定双方在第三国进行基础建设或调查研究。双方共签署了52份合作协议,涉及基建、物流、it、金融、能源等广泛领域,协议内容的深度、广度超出想象,其中许多课题是当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注的前沿领域。
中日两国的第三方合作,具有象征意义。迄今为止中日双方在第三国工程承包方面竞争激烈。今天双方从竞争到协调、合作,不仅可为中日两国互信奠定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出一种全新模式。这一点,与欧盟初期的煤炭钢铁合营做法有共同点。当年欧洲国家,通过煤炭钢铁合营,重构信任。
另一方面,今天中日双方决定在第三国进行合作,让两国合作具有全球意义。今后,两国可将该模式推广,吸收其他各国参与,把目前中日双边模式扩展到多边模式,发展成为“多边共同开拓第三国项目”。
今天,亚洲与全球需要稳定力量,也需要新领导力量。中日是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联手,可以稳定全球秩序,并为国际秩序诸多问题提供新的解答。这些年,中日围绕钓鱼岛主权和东海划界争执不断,但是,中日之间还有远比争执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曾访问日本,安倍10月25日抵达北京后,李克强为其举行了欢迎仪式,检阅了陆海空仪仗队。当天晚餐再次见面。26日,两人又在午餐会见面,一起共度了很长时间。李克强说,两国政府首脑半年之间互访,目的是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两国和平友好、实现共同发展。他的总结非常精准,给外媒留下深刻印象。中方给予安倍这种礼遇,日本媒体注意到这点,并表示满意。
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 构想,既没有宗教、文化、价值观的色彩,也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贸易圈,而是关于人类合作的基本思想,不论意识形态如何,只要愿意合作,都会在这个理念之下聚集。
仍然不能轻视中日关系背后的“他者”
这次安倍访华前,欧美有舆论称这是特朗普将安倍推入中国怀抱,这种说法虽无依据,但却让日本忧虑。尽管安倍访华,早已通过各种管道取得美国谅解,但此时恰值美国对华贸易冲突如火如荼之际,这种说法给安倍访华行动投射一个阴影。据日本外务省官员透露,为让美国不会产生日本正在靠拢中国这种误认,日方特意强调这是日本首相相隔7年的访华,并把本次访华定位为“改善双方关系”范畴之内。
我们绝不要轻看中日关系中美国这个“他者”。美国对日本的影响,至今仍然极大。数万美军驻扎在日本,100个美军基地,另外日本在战后70余年,形成了美国价值观主导的社会制度。这种价值观,构成现代日本人文、社会的基础。
中日关系的改善,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双方善意持久释放。毕竟两国的战略互疑对立持续得太久。今天,日本仍然与美国保有同盟,两国关系对日本外交具有极大约束力。我们不能期望中日关系缓和可以超越美日关系的亲密。
今天,东亚面临如何超越过剩民族主义的问题。中日历史认识问题,曾经历激烈对立的时代,但是,双方学者通过共同研究,达成许多重大谅解。今天及以后,两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应以更高智慧形式,超越历史认识问题、领土问题的对立。
安倍访华取得成功,这是双方互信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期望中日双方,仅仅通过一两次首脑互访,即可解决双方的长期积怨。中日双方应总结双方关系恶化的教训,减少互疑,增加谅解。
中国绝对不会以武力逼迫美国放弃霸权,更无计划取代美国。尽管特朗普的美国在放弃领导权,但中国没有做好准备或没有准备。中国与日本的合作,可以维护已然混乱的国际秩序。
今天,尽管中日关系已然转暖,但制约中日关系的重大现实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不论历史认识问题还是领土问题,或是安全保障问题,各种严峻的问题仍然横亘在两国之间。中日两国今后,仍然需要以高度政治互信,广大民众的深入交往,才能维系今天的友好交往,超越一个多世纪的积怨。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共同构建了“72年体制”。当年,中日双方在高度的政治判断下,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但事关战后处理的许多重大问题,并未根本得以解决。在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的许多年中,中日双方依靠政治家的高度互信,实现了平稳发展。
今天的中日现实,与40余年前的历史一幕似曾相识。今天中日关系的恢复,更多依靠的是政治互信。政治家与领导人的相互信任,非常重要。
中方领导人反复叮嘱安倍要信守诺言,其含义即在于此。不论民众或政府,彼此的相互信赖需要不断再生产。因此,中日需要不断交流,交流,再交流。
今后中日关系将怎样走?也许,中日关系也要“不忘初心”,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