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 正文

经典影片背后的战争往事-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8-10-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解放战争是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败国民党夺取全国的胜利的。
作者|何映宇

  从1948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惨重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2018年7月2日,央视cctv4《国宝档案》重磅推出40集暑期特别节目“人民的胜利”,从皑皑白雪的鄂伦春,到万千农民支援前线的淮海大地,全方位向我们呈现了“三大战役”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光辉历程。


邓小平每年必看一遍《大决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在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下,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91年拍摄了战争史诗片《大决战》。

  早在19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1986年2月,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门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为了写好剧本,《大决战》创作组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最终,李俊成为《大决战》的总导演。三部6集的《大决战》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看来都是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大决战》三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每部都是上下集,均达到了210分钟,篇幅之浩大前所未有。这三部电影既独立成篇,又可以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对这一伟大史实的总体再现。

  《大决战》是名副其实的史诗系列战争巨片,军委还特批了相关款项。从酝酿到摄制完成历时5年,最后耗资达人民币一个亿,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为了拍摄了这部电影,他们走遍了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堪称纵横中国。动员了人民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计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

  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达238人,其中主要演员50余人。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其中最棘手的,当然就是如何表现辽沈战役总指挥林彪的问题。“文革”结束后,林彪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是在电影《四渡赤水》中,这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提到了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对于长征中的林彪,也只能说是蜻蜓点水般的点到为止而已,和其他老帅的浓墨重彩不可同日而语,但至少《四渡赤水》开了一个好头,可以实事求是表现历史人物了。


  这部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同样出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到了90年代拍摄《大决战·辽沈战役》时,林彪就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林彪都是前线最重要的指挥者,怎么办?

  有人主张淡化他在电影中的重要性,能少拍就少拍。最终杨尚昆表态,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一个人后来不好,从头至尾都坏,东北战场毕竟是林彪打的!

  一语定乾坤。这给创作组一颗定心丸。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鸡西市演员马绍信成功塑造了银幕上的林彪形象,他饰演的林彪沉着冷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8年初,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拍摄准备工作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正秣马厉兵。总导演李俊、导演杨光远、副导演王力民和剧组正为林彪的选角问题发愁。当时选角时,导演组也是伤透了脑筋,大部分都是形象上相去甚远,有个别形象靠谱的,表演上又完全不行。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鸡西市文化局戏剧工作室52岁的演员马绍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他沉稳的形象和表演,让他从200多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虽然年龄偏大,指挥辽沈战役时,林彪不过41岁,而马绍信此时已经51岁,足足大了十岁,形象上更接近解放后的林彪,当时导演组也犹豫过,但马绍信出色的演技让导演组最终拍板:就是他。事实也证明,这一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影片上映后,以它历史的真实、人物性格的鲜明和场面的宏大而获得高度评价,同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第十五届《大众电影》 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邓小平同志看了以后很满意,他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影片既描述了双方统帅及高级将领的思想、感情、性格,也表现了下级军官、士兵和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脸谱化、模式化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是军事指挥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黑山阻击战:踩着我的身体过去!


  第一部表现辽沈战役的电影其实并非《大决战·辽沈战役》。1958年,刘沛然导演拍摄了电影《黑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一段特别惨烈的战斗。

  1948年10月,辽西会战开始。东北人民解放军指挥部内,纵队政委看着眉头紧锁的司令员韩东升沉思良久。林彪司令员率东野在诱敌深入的情况下,已运动出很远,粮草给养必须自己解决。韩东升亲临阵地鼓舞士气。当部队到达黑山时,敌人把黑山炸成一片废墟,为收复黑山县城,部队打了几天几夜,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敌人以101高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在这里实行强攻,战斗已到了最残酷阶段,终于因寡不敌众,阵地被敌人占领。负责黑山地区的雷师长率部向敌人反攻,凶恶的敌人竟用捆绑的男女百姓做“人肉盾牌”,逼近到我军阵地前沿,敌人的“寡廉鲜耻”行为彻底激怒了我军指战员。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黑山以及大虎山以西到绕阳河是驻沈阳敌军主力第9兵团计划撤往营口的通道。为保证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迅速东进围歼敌军第9兵团的意图得以实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建立防线,阻击并拖延了敌军第9兵团向营口撤退。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第二阶段辽西之战中歼灭敌军第9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与塔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可谓东北解放的三大关键战役。

  电影中的韩东升,其实就是在黑山阻击国民党军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司令员梁兴初。他有个外号叫“梁大牙”,因为常人基本是两个门牙的,而他却有四个门牙。虎牙将军确实是一员虎将,梁兴初以作战勇猛著称,后来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其间,他指挥的三十八军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赞誉为“万岁军”。

  国民党方面的主将则是抗战名将、新编第六军军长廖耀湘。战斗开始前,廖耀湘踌躇满志,他手下可是国民党嫡系的嫡系,王牌的王牌,但他没想到,解放军会这么顽强。

  几次进攻无功而返后,廖耀湘不免焦躁起来。杀红了眼的他,派来了督战队,用金钱利诱,组织了“敢死队”,并以上尉以上的军官组成了“效忠党国先锋队”,前呼后拥地冲上了高家屯阵地。

  拼杀得非常惨烈,敌众我寡,几个阵地不幸失守,此时,几个师长向司令员梁兴初请示:部队能否后撤?

  梁兴初大怒,拍了桌子:“我不撤,看哪个敢撤?谁想撤,就踩着我的身体过去!”

  最终,激战三天,10纵愣是顽强阻击了五倍于己的敌人,成为辽沈战役大胜国民党军的坚实保障。


一切为了前线


  龚雪出现在拉小车民工的第一排。

  1973年底,龚雪20岁,初出茅庐,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车轮滚滚》中饰演一个龙套角色,大概只有她的影迷才能在人群中一眼发现她的踪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期间,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随大军渡江南下支前的故事。

  1948年冬,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打响了。老支前模范耿东山从胶东解放区带出一支小车队奔赴淮海前线,有的推着弹药,有的推着给养,一路上红旗招展,浩浩荡荡。小车队指导员耿春梅是耿东山的养女,她带领民工们冒着枪林弹雨,绕过敌人密集的火力网,直接把弹药送到我军雷鸣连长的阵地,保障了阻击战的进行。送粮途中,支前民工又遭遇地主郑子成率领的窜匪,耿东山与之进行了勇敢斗争,并使分散多年的雷鸣、耿春梅兄妹战地重逢。1949年元旦,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耿东山率支前民工参加渡江战役,直扑南京国民党老巢。

  解放战争是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败国民党夺取全国的胜利的。

  车轮滚滚,这是人民的海洋,一切为了前线。纪录片《人民的胜利》也专门有一集来表现人民对解放军的支持。1943年10月,驻陵川“国军”全面败溃,陵川沦为日占区。随着抗战工作全面深入展开,陵川武委开始招收学员进行号兵培训。到1949年,号兵训练班共举办32期,培养号兵1700多名,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吹响了八路军、解放军驱逐日本侵略者、消灭蒋家王朝的冲锋号。

  而在当时的黑龙江地区,广大群众经过反奸清算斗争、分配敌伪土地、建立政权和地方武装等实践过程,开始懂得,没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前线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彻底的翻身解放,胜利的果实就不能得到保障。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动员号召下,为了保卫已经得到的胜利果实,保卫家乡,青壮年积极要求入伍参军。松江省在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上建立了一个赵尚志团,半个月内就有1100多人参加;方正县三天就有700人参军。各省军区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前线主力。黑龙江地区剿匪基本结束后,各省军区部队,编成5个师,加入主力部队。另外,各省还集中县、区武装,经过整训后,直接补充到各主力部队。

  除了直接参军,解放的黑龙江地区人民,为了支援前线,在积极参军参战的同时,还从经济上以最大的力量保证前方军队上的各种需求。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部队的粮草物资供应是支前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前方子弟兵吃饱穿暖,多打胜仗,黑龙江地区各省翻身的劳苦大众努力生产,多打粮、多交粮,全力支援前线。“一粒粮食一粒弹,打倒老蒋好吃安心饭。”

  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历时也最长,达56天。纪录片《人民的胜利》也专门讲到淮海战役中人民支援前线的故事。

  淮海战役时,前线将士加上随军民工达150多万人,每天需要消耗粮食、马料350万斤到500万斤。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淮海战役支前工作最动人的场面,是几百万推着小车运送粮食的民工大军。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当人民解放军在陈官庄地区围困杜聿明集团时,前方战事一度平静,后方运输线上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在各解放区通往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后方人民的全力支援,为解放军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强的后盾。

  这都雄辩地证明了,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的支持,战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