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 爱上上海的理由-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阅读提示:纵观全球,科技馆早已从展陈科技发展历史的场所转变为让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好奇心的场所。如今,国际科技馆的发展更是在不断走向融合与创新。在展示、教育、收藏和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强调与整个社会的交互与融通。
记者 | 应 琛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馆则是文化的中心。
2001年12月18日,在孕育希望与未来的黄浦江东岸,一座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科技殿堂——上海科技馆正式对外开放,翻开了21世纪上海科普事业新的一页。
15年来,上海科技馆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5900万人次,年均接待量近400万人次,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科学技术类博物馆。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据悉,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上海文化建设将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进一步优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布局,逐步形成“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指出:“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润物无声,上海科技馆理应在‘大科普’格局中发挥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为不断提升上海创新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同一屋檐下”到博物馆集群
打造一座世界级的科技馆,曾是上海人民多年的梦想。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上海科技城项目被写进当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九五”期间重大标志性工程。
1998年底到2001年4月,300多家设计施工单位,4000余名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和建设者,经过10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一座高新技术荟萃的建筑“世纪之作”孕育而生。2000年7月17日,市政府决定建成后的上海科技城定名为“上海科技馆”。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第九次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成为世界焦点的不只是各国领导人的风采和可能影响世界发展的话题,耳目一新的主会场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就是刚刚建成的上海科技馆向世人展现的第一幅面容——设备先进,设施齐全。
上海科技馆未开先热,名扬海内外。12月18日,试开馆庆典仪式在apec宣言大厅举行。一期建设开放的6个主题展区,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展示,让观众充分感受缤纷科技的魅力和现代科技的震撼。其建设规模之大,展示内容之广,科技含量之高,居上海同期兴建的文化项目之首。
大到宇宙苍穹,小到生物细胞,还有各种人类、动物、古生物珍贵标本,上海科技馆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奥秘和生命的奇迹,一开馆便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也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科普殿堂和科学之城。至2001年底的短短14天,接待观众16万人次。
上海科技馆的建成突破了传统科技馆模式,基于sts(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理念,通过对“三馆合一”内容的学科综合,以“自然·人·科技”为中心主题,形成以主题制为主、以学科和展品为辅的展示框架体系,让观众在体验中理解与感悟科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年后,二期工程顺利完成。上海科技馆始终瞄准社会科普热点与前沿科技,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办展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科普临展。从首个临展“科学与健康同行——sars的启示”主题展开始,共举办各类临展60多个。上海科技馆原创临展开始走出沪上、走向世界。
“科技馆陪伴你成长。”这是2001年,上海科技馆开馆时许下的心愿,如今已梦想成真。在它迈入第15个年头时,当年第一批“玩科技”的80后小观众,已初为人父母,牵着自己的下一代再玩科技馆。与他们小时候不同,00后甚至10后的新观众们,小小年纪见多识广,走出国门看的博物馆真不少,如何让科学更好玩,拿什么样的科学新花样吸引新一代小观众,成为上海科技馆人苦苦思索的问题。
为了让运行十五年的上海科技馆常展常新、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今年科技馆启动了更新改造工程。更新改造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副馆长缪文靖告诉记者,一方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主馆内的部分展区及展区内容已显得有些过时,需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已于去年4月18日在浦西建成开放,位于临港的另一个分馆上海天文馆也于11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昔日一个屋檐下的“三馆合一”演变成今日在三个屋檐下的“三馆并举”,亟需上海科技馆在功能定位、内容体系、展示体系和教育体系上做出相应调整。
如何“腾笼换鸟”,剥离掉自然史演化和天文宇宙等展教内容,淘汰与其他两馆的重叠内容,加强科技馆作为科学中心的枢纽地位,成为此次科技馆整体更新改造的关键词。“我们将在更新改造中,聚集科技热点、体现上海特色;保留科学经典,提升展教功能;融合科学艺术,体现科技之美。体现智慧服务、展教融合理念,加快推进业务系统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以‘观众为中心’的人机物互动的智慧场馆。”
“在更新改造前,我们‘打开门’向社会征集‘金点子’,聆听公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让上海科技馆真正成为大家喜欢的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项目指挥部主任、运行保障处处长贾清透露,“科技馆将按照亮点展项技术升级,部分展区局部改造,部分展区全面改造和重复板块重新设置等分步实施,在几年时间内循序渐进地完成改造和升级。”
贾清表示,“我们也会增设一些vr、ar技术,提升观众的体验与互动。还将开通网上博物馆,无限延伸场馆内的科学实验、互动课件和多媒体演示,馆内看不全的回家上网看,线上看不过瘾的馆内来体验,通过“互联网+”科普,让科技馆时时“伴随你”。
人尽其才,科普成果大丰收
如今,上海科技馆已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翻开科技馆的“荣誉簿”——2013年,在一百多个综合类国家一级自然博物馆评估排名中,上海科技馆在全国排名第15位,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优秀集体等殊荣;2014年,上海科技馆首度被tea/aecom全球景点吸引力报告评为“全球20家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位居第16位;今年排名更升至第八,连续三年上榜。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有一群“乐业专业敬业,致力创造未来”的科技馆人。同样的,没有一支一流的高素质的科普队伍,想创建科普标杆场馆只能是纸上谈兵。
上海科技馆党群工作处处长顾莉雅表示,影响上海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之一是人才,馆领导班子对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人才选拔上打破常规,唯才是用,选贤任能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成熟。近两年多来,上海科技馆共开展了3次面向全社会的集中公开招聘,使该馆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的建设发展汇聚了一批专业人才。
现在上海科技馆已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学术研究力量。2016年11月26日,来自德国曼海姆科技馆的帅小伙alex结束了在上海科技馆为期3个月的学习交流,同事们互相合影、留言,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而两天后,交换到曼海姆科技馆学习的刘楠也要返程回来了。他们参与的是上海科技馆自2012年起,与德国曼海姆科技馆、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韩国果川科技馆、泰国国家科技馆开展的人员互访学习交流项目,至今已有20余人双向互派,增进了双方了解,开阔了员工的国际视野。
2011年1月,上海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正式成立,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原创科普电影创作之路。与此同时,上海科技馆将科普影视创作的目光瞄向了大银幕影片,开始策划、创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维特种电影,《重返二叠纪》和《细菌大作战》等影片,也开创了科技馆界涉足4d特种科普大片的先河。
由上海科技馆原创的科普影视作品不断问世,并在国际科普影视作品市场上崭露头角,甚至掀起了“中国风”,上海科技馆原创拍摄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纪录片《扬子鳄》《震旦鸦雀》《岩羊》《文昌鱼》等颇受好评。上海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主任李伟告诉《新民周刊》,今年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纪录片第8部作品《黑颈鹤》频频获奖获,在荣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自然类“最佳亚洲制作”提名之后,11月13日又荣获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
文化高地中的科普龙头
对上海来说,有着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场馆的人民广场区域文化集群早已惠民多年。
要问它有没有复制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已有报道,上海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建20个以上的市级文化设施项目,新建或改扩建40个以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从而确保全市常住人口的人均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筑面积比“十二五”期末提升20%,达到人均0.18平方米以上。
在新的格局里率先迈开步伐的是浦东。除了上海轻音乐团早先迁址浦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上海杂技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滑稽剧团和上海木偶剧团等9家国有市级专业文艺院团也先后与浦东新区的9个基层单位结对共建。
这样的集结“结对子、种文化”,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公共文化新布局落下的重要一子,释放的信号是: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正着眼于城市全覆盖,专业院团对社区生活的全面的具体渗透,社区居民能在家门口分享城市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体验。
其中,以花木地区为例,“十三五”期间,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均将落户世纪公园周边,与现有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形成文化集群效应,有望继人民广场之后,成为又一个城市文化枢纽。
同时,人民广场也会在现有基础上加紧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
不久的将来,浦东花木与人民广场隔江呼应,成为横贯中心城区东西向轴线的两处文化高地。不过,人民广场与花木地区绝不会是上海仅有的两处文化枢纽。至“十三五”末期,不单中心城区居民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功能区与新城镇的融合还将把文化辐射带延展至中环、外环地区。
硬件的投入计划已然星罗棋布地排在了整个城市版图之上,那么软件呢?如何为公共文化设施注入内涵,成为提升文化服务品质的重要命题。
纵观全球,科技馆早已从展陈科技发展历史的场所转变为让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好奇心的场所。如今,国际科技馆的发展更是在不断走向融合与创新。在展示、教育、收藏和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强调与整个社会的交互与融通。
在展示方面,要展现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凸出与观众的互动;在教育方面,要凸显出科技馆非正式教育的功能,以此与学校的正式教育形成互补;在收藏研究方面,强调与开放与合作,使收藏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虽然上海科技馆已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但在走向国际一流博物馆行列的征程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社会公众科普需求的多元化,‘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在集群管理、展览展示、教育服务、科学研究、智慧场馆、人才队伍、国际影响力、科普产业八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