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江南-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撰稿/丁一鸣
江浙沪地域的文化,自然温润,我时常以“艺术观察者”的身份,解读各类绘画作品,观察各类艺术现象,冷静思索反观其变,这些已成为我艺术创作构思过程的重要部分。就在“江南文化圈”概念提出的那一刻,回望民国,因时局、经济等因素导致文化重心转向北京(时称北平)和上海。譬如,我的老师刘伯年,四川省崇庆县人,1925年先生获悉成都四川美专有从上海聘来的教师,遂变卖家产赴成都考入四川美术专门学校。二十五岁为了投身吴昌硕门下,又经重庆等地历时半年出川赴沪。此等事例并非个案,据统计投身来沪“吃文化饭”的知识分子占到全国半数以上。其中不泛像李瑞清、康有为等文化精英。抗战时期,大家纷纷自谋出路,在全国各地又各自开花。抗战胜利后重返沪地,不同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艺术活动圈和绘画语言较原先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因为各自来沪前的地域及风学的不同,所持观点迥异,当时的海上画坛呈现出了海纳百川百花争艳的状况,这类文化现象是非常有意思的。
两年前,原执行院长乐震文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中侧重提出一个“江南文化圈”的概念。虽是短短几句描述,但对于长期在部队从事主题创作且经常往返于南北的我来说,“江南文化圈”的论述我是极为敏感的。
反观现在的南北文化状态,尽管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观,但我们似乎不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南北联系得那般紧密。究其原因,不外乎南北文化交流特别是在绘画交流渠道上不甚畅通。其次是美育的缺位和低俗化绘画充斥误导了艺术市场,以致于外部对海上画坛艺术现状的误判。种种因素造成了大众对海上画坛的误读乃至于对海派文化的认识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联、作协大会上的讲话,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作为集中讲话精神的四点寄望。这四点重要指示也是针对目前全国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因此,我们下决心所做的“时代·江南”——江浙沪名家(部分)作品联展、纪录片以及今后的系列艺术讲座,不仅是将海上书画的历史重新打开系统梳理,其深层次意义在于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好地体现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体现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使大众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带着这些命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深入研讨,以我们的方式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前期各方面积极筹备,现在已进入开启模式,围绕着纪录片摄制工作,首先启动了“时代·江南”——江浙沪名家(部分)作品联展及与之配合的研讨会。我们将以“长三角”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接入口,结合海上画坛的史料整理工作,来诠释“江南文化圈”即江浙沪地区的艺术现状;近当代南北艺术文化交流方式的演变;当今“江南文化圈”在艺术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这是需要所有的参展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和文化机构共同参与并肩完成的任务。
“时代·江南”——江浙沪名家(部分)作品联展受到了兄弟省文化单位江苏省国画院、浙江画院的积极响应,这必将是一次崭新旅程的开启。上海书画院在陈佩秋院长的引领下,本次展览和相关的研讨活动仅是我们探究江南文化现象过程中所迈出的一小步,希冀有更多的学者、画家参与进来,共同来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化。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