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地址官网入口地址首页 > 生活 > 正文

跨越24年 医术和医德完美“接力”-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7-07-1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提示: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倡导“精准外科”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团队对病人进行术前精准的评估、精密的手术规划,手术中精细操作、手术后精良管理,这样的精准化流程,大大地提高了手术质量,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
记者|黄 祺
 
    上海,5月6日,早上9点半,仁济医院东院外科大楼的手术室。护士帮助王坚穿上手术服,戴好口罩、手套,这样的流程,20多年来王坚经历多少次?难以计数。但这一次,他心中有着强烈的仪式感。
  马上就要接受手术的病人老黄,60多岁,患有严重的肝内胆管结石。这个病,已经折磨了他20多年。结石带来的炎症,让他疼痛难忍且伴有高烧,常常需要住院。对症的消炎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用多久,症状又会发作。
  1993年,老黄慕名到仁济医院求医,当时66岁的胆道外科专家施维锦教授,为他做了胆囊切除 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成功地解除了困扰老黄多年的病痛。施维锦是中国胆道外科的开创者之一,几十年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外科领域,2015年88岁之际,施维锦教授在外院参加疑难病例的会诊,手术结束时突然倒在了手术台旁。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胆道外科事业。
  24年前,在当时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下,施维锦教授为老黄提供了最好的治疗,但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本身就是容易复发的疾病,而老黄的病情又非常复杂,7年后,老黄病情复发,十多年来,三天两头就要住院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
  如今,老黄再次住进了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病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是施维锦教授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胆胰外科专家。当王坚教授仔细阅读了老黄的病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尽管老黄病情严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王坚心里却对这一次跨越24年的“接力”充满了期待。“最近的20年,外科技术已经突飞猛进,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罕见的病例,我们有信心给他提供最好的治疗。老黄从施维锦教授的病床到了我的病床,通过这一台手术,我希望能够传承施维锦教授的医术和医德,并让我们年轻的团队,也感受到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老黄的手术持续了14个小时,深夜,干净利落的手术过程,让王坚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沉浸在一种兴奋和欣慰的情绪中,疲惫被抛在了脑后。
  “我能够接过施维锦老师手中的接力棒,为这位高难度手术的病人做一个创新和突破的手术,这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这个手术也体现了我们的传承和超越,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能够在老师学术精神的指引下,将中国的肝胆胰外科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面对记者,王坚教授回忆着手术结束后自己的所思所想。
  擅长复杂胆胰疾病手术的王坚教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倡导“精准外科”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团队对病人进行术前精准的评估、精密的手术规划,手术中精细操作、手术后精良管理,这样的精准化流程,大大地提高了手术质量,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
  跨越24年,医术和医德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接力。
 
世界罕见,肝脏“备胎”增生十倍体积
 
  众所周知,医生做手术,基于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但是,如果一个器官已经变形到面目全非,手术该怎样下手?这是老黄给王坚教授出的第一个难题。
  老黄所患的疾病,是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严重胆道感染。我们通常听到“胆结石”这个名字时,所说的是胆囊结石,事实上,胆结石还可以发生在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中,而后两种比胆囊结石要严重和危险很多。
  老黄的肝内胆管结石,堵塞了大部分胆道,造成胆汁的淤积,由于胆道不通,大部分肝脏逐渐萎缩,失去了功能。但人体有自己神奇的代偿机制,几十年间,老黄的大部分肝脏萎缩的同时,肝脏的“备胎”——肝脏尾状叶,却慢慢增生,一直增生到与原来肝脏差不多大小。
  当王坚教授看到老黄的检验报告,也着实吓了一跳,尽管20多年的临床经验让王坚教授见识了各种复杂的病情,但肝脏能够变形到如此程度,还是非常罕见的。
  肝脏尾状叶,被王坚教授称为“备肝”,只占整个肝脏的大约二十分之一体积。就像阑尾一样,正常情况下肝脏尾状叶没有太大的作用,尾状叶所在的位置是情况复杂的肝门区域,与重要的下腔静脉等紧挨在一起。
  如果不及时接受手术,接下来,老黄将会因严重胆道感染而陷入危境。但是,由于肝门附近的解剖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外加患者有二次胆道手术史,手术的难度大大增加;而患者严重萎缩的肝脏以及胆道炎症,更让这个手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王坚教授查阅了医学资料发现,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例类似手术的报道,但是,他有信心完成。
  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王坚教授团队18名医生,每年要完成近8000例肝胆胰腺良、恶性肿瘤手术,同时还是上海腹腔镜胆囊切除例数最多的科室。这个团队的手术不仅数量远远超过同行,而且在手术难度和手术质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仔细研究了老黄的病情后,王坚知道,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的团队有能力完成这一次治疗。  
 
精准外科——胆胰外科的新阶段
 
  “胆大心细”——在对待老黄的这次治疗上,这个词是最合适的形容。如此罕见和复杂的手术,首先要敢开;要保证手术的成功和老黄今后的生活质量,则必须靠精细。
  王坚教授向《新民周刊》介绍,最近的20年,外科手术技术突飞猛进,无论是手术理念还是手术方式、手术器械,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些改变让过去一些无法完成的手术得以完成,手术效果也大大改善。这种进步,让新一代的外科医生,有条件实现“精准外科”的理念,将手术质量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王坚教授倡导的“精准外科”,包含了几个阶段的“精准”:手术前,医生要为患者进行精准的术前评估,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手术中,要求医生精细操作;手术后,要进行精良的术后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老黄的手术,正是对“精准外科”理念最完美的阐释。
  手术前,王坚团队为患者老黄做了减黄、肝门三维影像学重建和肝功能评估,经过手术前精准的评估,医生们知道,这将是一次高难度的手术,需要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围肝门胆道外科是胆道外科的难点领域,汇聚了多种胆道外科疑难复杂病症,具有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血、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为此,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医生们都做了最完备的准备。
  当腹腔被打开,医生们看到了比预想中复杂的情况:患者上腹部严重粘连,肝内胆管被泥沙样结石和脓液堵得水泄不通,硬生生将胆管撑到了成人手指般粗细,肝左叶也充满了大量结石。医生们必须仔细将已经无用的肝脏剥离、切除,将充满结石炎性的胆管一根一根找到、清理。最后,医生还要保留可以发挥功能的肝脏尾状叶及胆道——手术后,老黄的机体还指望着这部分肝脏发挥作用。
  王坚教授手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长达14小时漫长的手术过程,考验着医生们的耐力、精细和决心。在整个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深夜11点,手术终于顺利结束。
  术后一周,斜靠在病床上的老黄,已经能够与家人很好地交流,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对于病人来说,经历如此大型的手术,手术台上的顺利其实只是整个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精良的管理,最终决定这次治疗的成败。术后管理不善而带来的并发症,可以比患者原有疾病更加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精准外科”理念,特别强调了术后的管理水平。
  王坚教授探望老黄时,老黄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顺利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多年来如定时炸弹般的胆管结石,已经被完全清除。1个月以后,老黄出院回家,逐步康复。
链接:胆胰外科:“小器官”,大难题
 
  提起胆胰外科,很多人只知道胰腺疾病非常难治,事实上,胆道疾病和胰腺疾病,通常都非常难治、容易复发。这两个看起来不大的器官,却是外科手术中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领域。
  王坚教授介绍,很多年前,中国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由寄生虫引起,这些年,情况已经改善很多,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依然是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地区。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这种疾病可以引起肝脓肿、肝内胆管炎,乃至出现癌变。肝内胆管结石,是肝内胆管癌的主要致病原因。近年,胆管癌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主要遵循“祛除病灶、解除梗阻、取尽结石、畅通引流”的16字原则。即便是已经接受治疗,这种疾病还是容易复发,王坚教授平常遇到的,绝大多数是已经接受多次手术、手术难度越来越大的患者。
  要完成复杂的肝内胆管手术,需要医生不仅对胆道了如指掌,还要精通肝脏外科技术、血管外科技术和内镜技术,对医疗团队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良性的胆道疾病,也非常凶险。肝内胆管结石,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王坚提醒,胆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其并发症往往是致命的,应引起足够重视,有手术指征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要严格注意饮食结构和饮食卫生,防止结石复发,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仁济医院胆胰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最早由我国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兰锡纯教授开创,历经邝耀麟教授、施维锦教授、吴志勇教授的发展壮大。2013年10月,仁济医院胆胰外科正式建科,由王坚教授任首任科主任。
 
精彩图文
网络订阅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