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社会 > 正文

激荡30年 “大众”与中国资本市场共成长-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20-12-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敢闯敢试”,是在改革中诞生的大众的一贯精神,抓住机遇,在创新中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大众集团。
记者|刘朝晖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始挂牌交易,股票和股票交易所,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悄然启动。激荡30年,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茁壮成长,成为改革开放的缩影和动力。

  中国股市在历史行程中一步步探索,留下了改革先行者的烙印。当年曾在沪上掀起“红色旋风”的“大众交通”,正是这样一个股份制试点的排头兵和时代弄潮儿。作为大众交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平见证了大众随着证券市场一起成长的过程。如今回首那段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杨国平记忆犹新。


贷款组建“大众”刮起“红色旋风”


  1988年,为整顿上海出租车市场,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时任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年仅32岁的杨国平,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决定,受命挂帅组建上海市大众出租汽车公司。

  当年12月24日,“大众出租”正式挂牌。在上海展览中心广场上,整齐排列的200辆红色桑塔纳轿车亮起“大众”顶灯,整装出发。用从银行贷款6350万元购买的首批500辆桑塔纳出租车,开始穿梭在申城的大街小巷。凭借全新的服务理念,新成立的大众很快在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刮起一股“红色旋风”,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称赞其“为出租汽车行业树立了一面红旗”。

  新公司虽然受到了社会好评,但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也制约了企业发展。例如,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新公司“大前方、小后方”的精干组织结构和奖勤罚懒的分配方案受到了严峻挑战;另外,当时上海出租汽车市场供不应求,企业要增加车辆,却受到资金限制,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杨国平决定探索一条新路来加快公司的发展。恰在这时,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加上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让大众从股份制改革中,看到了希望。

  只要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事,我们就要争取做;不去做,那就什么都不会成功。这是杨国平作为大众交通掌门人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争取股份制试点改革,正是杨国平在那时为企业发展谋求的一条新路。


“浦东大众”引出“股票认购证”


  当年刚刚起步的大众出租,总部“蜗居”在宁波路、四川中路上一幢即将拆除的楼房里。1991年初,杨国平就在这幢简陋的楼房里,接待了被请来指导的时任上海市体改办企业处处长蒋铁柱及部分专家,一起讨论股份制究竟能不能试等问题。

  当时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上对股份制所谓“姓资”“姓社”的争论,许多人思想上有困惑。蒋铁柱是上海股份制试点的积极推行者,他听了汇报后,表示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征得上级部门同意后,再行研究试点。

  1991年的3月,经蒋铁柱联络,时任国家体改委企业司副司长贾和亭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有关领导,与杨国平等人在海鸥饭店12楼会议室进行了专题讨论。贾司长最后表态,可以组建“浦东大众”作为恢复股份制试点单位之一。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91年12月,由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牵头,联合上海市煤气公司、交通银行浦东分行、申华实业四家单位发起,组建成立了上海市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浦东新区的第一只股票。发行总量1400万股。当时采用“保证金全额存入法”发售方式,投资人按中签号码换取“换股凭证”,每人凭身份证限购500股,中签比例为20%。

  当年上海滩发行新股票堪称是一道风景线。购股票往往都是一“票”难求,“浦东大众”股票发行也是如此。

  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星期天,原定上午8点开始发放购股券。然而从星期六晚上开始,在虹口体育场、江湾体育场、七宝体育场等几处发放点就排起了黑压压的长龙。夜里,分管副市长庄晓天带队巡视后,当即决定提前发放,在天亮前发完,不然次日可能就会造成马路拥堵。

  可江湾体育场的铁门还是被蜂拥的股民挤倒了,几位市民因此受了轻伤,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医治。然而几位伤员表示:“不要赔偿,不要礼物,只要买一份浦东大众的股票。”

  “浦东大众”股票发行成功,但再发股票,仍然可能因为争购者簇拥而发生危险。当时负责股票发行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领导经过研究后,提出了过渡的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解决方案,即发行股票认购证——先以30元买一张认购证,然后摇号,再凭中签的认购证来购买股票。这个办法一直延续到1992年底。

  股票认购证,可以说是当年股民最深刻的记忆,是股市掘金的“敲门砖”。浦东大众股票的发行,成为促成上海股票认购证诞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大众出租”上市 一波三折



  当“浦东大众”的新体制、新机制运行取得成功时,“大众出租”也跃跃欲试,做好整体上市准备,但是过程却并不顺利。

  1992年5月5日,在上海市建委四楼会议室,时任市建委主任吴祥明听取了建委系统拟上市公司的情况汇报。当时拟上市的共有6家企业: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原水、凌桥和大众。大众出租排在最后,被市建委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中间状态”。但已经把上市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的杨国平用10分钟的汇报,让吴主任同意向市政府上报大众出租上市方案。但是,由于发行额度不够,想从金桥公司的额度中调拨一部分。后来,市建委企管处向市体改办进行了汇报,体改办决定追加给建委2500万股b股额度,定向给“大众出租”,此事总算得到了解决。

  经上海市建委1992年5月19日批复,同意大众出租汽车公司进行股份制试点,改制为上海市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b股上市时间为1992年7月22日,a股上市时间为1992年8月7日。

  就这样,浦东浦西两只“大众”股票先后登上了中国股市的舞台。“浦东大众”(后更名大众公用)是继“老八股”后,在浦东新区发行的第一只股票,是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中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大众出租”(后更名大众交通)则是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中首家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


“法人股”转b股涉险过关


  1992年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有法人股。由于种种原因,法人股一直未能流通,法人股的利益受到影响。“大众法人股”为此率先转让为b股。

  实施法人股转b股方案,杨国平透露当时主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给法人股找出路。由于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使法人股股东的资金处于长期沉淀的状态,不仅严重挫伤了法人股股东的投资信心,违背了同股同权的原则,而且也影响了公司的配股工作;二是公司需要扩大b股盘子,满足境外投资人的需求。

  1994年初,杨国平与时任申银证券公司总经理阚治东、国际部经理陆文清等专家专题研究将法人股转换给b股投资者的可能性。当时持有较多b股的股东,均表示了愿意受让的愿望,他们对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众出租”表示有信心。在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意见时,当时的总经理尉文渊表示同意试试,但要按法律程序办。

  大众公司按程序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就此事进行审议、表决,并按规定在《上海证券报》刊登公告。但由于事先没有向中国证监会汇报,中国证监会在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认为法人股转b股尚在研究中,在中国证监会没有明确意见的情况下,这件事一下子变得“悬了”。

  杨国平仍记得当时的“认错补救”细节:“当时,我与时任上海市体改办蒋铁柱副主任正在国外出差考察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做法。蒋副主任打电话给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他首先代我向刘主席作检查,同时请刘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回国后,我马上去北京,向时任中国证监会研究室主任徐雅萍汇报。徐主任对股份制的研究十分透彻,对我们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回到上海,我们一边做有关转让的准备工作,一边等待北京的批文。6月18日批文终于来了。在6月30日完成了转让工作后,我们成为第一家成功实施法人股转换为b股方案的上市公司。公司的54家法人单位,1000万股法人股全部‘释放’,并以两倍于成本价获利套现。”

  大众公司法人股转换为b股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海内外许多报刊都发表有关评论文章。许多人认为“大众出租”的转让方案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法人股向境外转让的先河,是一件有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事情;既找到了一条解决法人股流通的途径,又对开拓上市公司资产运作思路很有启迪。


积极探索谋求新发展



  “作为股份制改革后的首批上市企业,大众是改革的实践者,是时代的奋斗者。”杨国平说。令他值得骄傲的是,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大众能够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踏准节拍、勇于开拓,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股份制运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品尝到了在股份制探索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及成功的喜悦。

  为了规避同业竞争,1999年,“大众出租”和“浦东大众”实施了两公司的业务整合。重组后,“大众出租”以交通运输业为主,企业更名为“大众交通”;“浦东大众”注重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高科技产业,后进一步明确以城市燃气、市政建设、环保水务等公用事业为核心产业,更名为“大众公用”。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趋于明晰,同时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金融证券、医疗健康等行业,并获得了较高投资收益。

  上市29年来,大众集团以一串过硬的数字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价值,两家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净资产增长率均保持在18%左右,其中大众交通募集资金总额为12.90亿元,历年以现金分红及送转股份方式回馈股东共计40.42亿元,是募集资金的3倍多。拿1993年和2019年的数字作比较,大众交通年营业总收入从1.5亿元增长到38亿元,净利润从6600万元增长到9.8亿元,总资产从4.9亿元增长到167亿元;大众公用年营业总收入从3452万元增长到54.60亿元,净利润从1139万元增长到5.26亿元,总资产从1.05亿元增长到225.65亿元,两家公司在业绩上均实现了数量级增长,并连续多年入围上海民营企业100强。在第十九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中国百强企业奖”。

  与此同时,大众也不断以创新的举措,迎接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给乘客创造一流的乘坐体验,大众出租在车型选择、车载设备的配置上,先后创下业内多个第一,首批安装gps卫星定位接收装置的出租车、创下了全国出租汽车行业高档车型之最的“奔驰”出租车,都是出于大众之手笔。

  为实现互联网 交通的发展、为出租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大众也在探索破冰之路。2016年3月30日,国内首家由出租汽车企业自主开发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大众出行”正式运营,迅速以正规车、正规人、规范服务的理念在网约车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大众公司也于2017年6月获得上海市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大众交通集团近年来致力打造“数字大众、智慧大众”,开发了包括“大众智能后视镜”在内的“三屏一彩”智能车载设备,创建“智慧出租车”,为乘客提供更丰富的乘车体验,因此获颁“2020idc中国数字化运营模式领军者优秀奖”。

  2019年12月,大众更在出租汽车行业跨国合作领域做出探索,旗下的“大众出行”与日本大和自动车交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开展双向合作,为前往东京和上海等地的中日游客,提供接送机、观光出租车等服务。

  “敢闯敢试”,是在改革中诞生的大众的一贯精神,抓住机遇,在创新中发展,30年风雨历程,成就了今天的大众集团。

  杨国平表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两市少有的主营业务稳健、管理层保持稳定的上市公司,大众将继续改革创新,科技引领、数字驱动,提升公司质量,为股东创造更佳回报。瞄准未来,他说:“我们要把出租汽车打造成智慧车厢,变得更安全、更有趣、更‘懂’乘客,让乘客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大众公用要致力打造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成为一家智慧公用事业企业。”(记者 刘朝晖)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