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事员”到“布局者”-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阅读提示:闵行区打破传统“办文化”的思维方式,贯彻“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得益”的“文化打造”新机制。
记者|应 琛
早晨9点不到,闵行区图书馆尚未开馆,但一侧沿街的城市书房内,已经有不少市民在里面阅读和学习。
作为图书馆的延伸,自2017年起闵行区把全自助式的公益阅读场馆开到了居民的家门口。今年4月23日,位于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的两家城市书房——碧江分馆、凤凰分馆同时开放迎接读者,这两家城市书房直接开进了商圈及社区,并以其24小时不打烊、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运营模式,成为闵行区阅读生态的新标杆。随后的两个月里,闵行区内又新增了万科城分馆和闵图分馆两家城市书房,至此,四家城市书房在闵行问世。
而城市书房,只是闵行区众多公共文化空间(设施)中的一个。目前,闵行还拥有不少这样的文化平台,如群艺馆、博物馆、文化中心、文化客堂间、邻里中心等,这些公共文化空间(设施)深受市民的喜爱,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业余生活。
过去几年,作为主导文化的政府部门,闵行区文广局始终在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与期待,在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内,政府该如何平衡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面对市场和社会,政府如何找准自身作为的边界;在有限的边界内,政府又要如何追求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如今,闵行区文广局有了自己的答案——打破传统“办文化”的思维方式,贯彻“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得益”的“文化打造”新机制。
记者了解到,在未来的三年内,闵行将推进99个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包括13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客堂间、55个邻里中心文化空间、6个城市书房和9个其他文化设施,实现社区文化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
“24小时不打烊”的书房
有人说,深夜为读书人点燃一盏灯,一座城市就被点亮了。24小时的城市书房就是点亮申城的这盏灯。继碧江馆、凤凰馆、万科馆之后,闵行第四家24小时城市书房——闵图分馆于6月23日开馆。
闵图馆的开张,标志着首批四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城市书房的全面启用,成为市民文化的新热点,也为爱书人在深夜提供一盏明灯、一份自由、一个舒适的空间,让书香在这个城市飘得更远。
记者了解到,最新开张的闵图分馆位于名都路85号闵行区图书馆一楼大厅东侧,面积为96平方米,藏书共计4000余册,共设座椅近40个。闵图分馆面积虽然是四家城市书房中最小的,但依托一旁的区图书馆,其配套服务却是最强的。
在城市书房的布局上,闵行区文广局遵循就近服务和需求导向的原则,优先考虑人群密集、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的居民区、商圈。
闵行区文广局文化事业科科长翁建伟告诉记者:“城市书房的选址一般是一楼沿街,可以直接独立开放,不受其他场所影响制约的,这样才可以方便市民24小时随时享受到阅读的服务。”
其他三家城市书房分别位于江川路街道和马桥镇。碧江分馆位于碧江生活广场9号楼一楼,面积160平方米,整个书房为上下两层,呈现loft工业风格。凤凰分馆则位于石屏路517号的居民区,毗邻轨道交通5号线东川路站,面积170平方米,装修风格走居家、温馨路线。两馆藏书共计1.2万余册,设座椅100余个,室内装潢均由法国知名设计师thomas austerveil量身打造。马桥分馆则地处新壹坊商业街区内,面积约170平方米,藏书近6000册。
四家城市书房中,除闵图馆外,其余均引入了“万科”“碧江实业”等社会力量,携手所在地街镇的优质社区打造成的新的阅读空间。
翁建伟表示,城市书房采取政企合作的运营模式,“政府投入一定比例的补助经费来鼓励和引导,企业则负责建造以及建成后的运营和维护。而所需要的场地,不一定完全是新的用地,而是有效利用企业现有的闲置商铺,或街镇拆违后空出的场地。”
城市书房不同于传统的书店或图书馆,其所采用的是“24小时无人值守概念”,即读者自我管理与志愿者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目前所有的科技技术手段,用门禁系统来管理,市民凭身份证(仅出入)和读者证(借书用)进出书房。
“科技手段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减少服务人员,直至做到纯自助。在安全措施保证的情况下实现24小时开放。”翁建伟表示,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延伸了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服务效能。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通过微信和现场招募,已经有100多名读者主动报名成为书房的志愿者管理员。他们充实到书房的管理队伍中去,利用业余时间前往城市书房,为新书贴标签、整理书架、指导自动借阅机使用等,成为了城市书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8岁的史江华是一名安防工程师,碧江馆开放以后,他成了忠实的粉丝。他觉得城市书房阅读氛围很不错,虽无专人值守,但大家都守规矩。碧江馆开放初始,自动门禁有些故障,专业对口的史江华便主动提出帮忙修理。
曾是小学语文教师,如今是全职太太的董文美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员。除了周五,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碧江馆,整理摆放书籍,帮助读者操作自助借阅机等。最近,喜欢养花弄草的爱人也被她拉来做志愿者,为花草浇点水,渐渐牵挂上了这个书房。
在温馨舒适的闵行城市书房内,市民还可以领略到独特的阅读体验。
“书声”诵读活动是闵图分馆的特色活动。闵图分馆启用首日就由96岁的饶平如首讲书声活动。书声活动计划每季一个主题,每月举办一次,精选纪实类的温暖亲情、人生经历、生活感悟等具有正能量的美文,邀请饶平如、孔明珠、金宇澄、简平、陈村等作家与闵行电视台的主持人们现场,以美文朗诵、互动访谈等形式用声音呈现文字之美和情感之美。
亲子阅读区则是碧江分馆的个性化元素,在这里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未来,闵行区图书馆的一些优质活动也会陆续渗透到城市书房中去,丰富读者的读书生活。
马桥分馆的阅读体验区内除了涵盖多个类别,还专门设置了马桥主题文化系列展区,让读者能够近距离感受马桥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曾经有人这样诠释“屋里厢”——有爱的地方。的确,“屋里厢”对每个上海人来说,都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城市书房让读者找到了如“屋里厢”般的温馨,经营者也不再囊中羞涩。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屋里厢”的阅读空间魅力不凡。仅城市书房碧江分馆、凤凰分馆开门迎客以来的2个月内,前往阅读、借书的人次已超3.5万,江川图书馆借书证的办理量也同比猛增150%。两处城市书房面积虽不大,图书流通量却相当于江川图书馆同期流通量的20%。在闵图分馆开张当日,更有路途偏远的读者专程从虹口区闻讯赶来参加读书活动,极大地延伸了图书馆服务触角。
翁建伟表示,城市书房作为闵行区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后仍将布点合理的服务网点,把图书馆服务送到市民身边,促进闵行区“15分钟阅读圈”的形成。
接下来,闵行区还将继续探索与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多方合作的创建模式,进一步盘活社会资源,提升闵行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推进更多城市书房落户居民身边。
扎根村居凝聚人心
“过去,我们就像是‘办事员’,按照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按部就班地操作;现在,我们更像是‘布局者’,先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统筹和盘活区域内现有的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政府部门更多地退居幕后,起到支撑、引导、监督等作用。”翁建伟这样形容这些年区文广局的工作变化。
而“闵行文化客堂间”则是这一转变最早的成果。
翁建伟告诉记者,近十年来,闵行区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在区内各村(居)委配备“文化服务员”,尽力创建“标准化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市民文化广场”等文化空间(设施),“但有些项目是上级发文要求完成的,建成后实际使用率其实并不高,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后,闵行区从去年年初起,就开始筹划在村(居)委创建“文化客堂间”,主要立足于“补短板”“接地气”、“扣人心”三个方面。
“闵行区经过十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拥有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但是仍存在着分布不均等的现象,尤其是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问题较多。”翁建伟说,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注重“补短板”,更有效地提升村(居)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而村民居住分散,却有‘轧闹猛’的习性,喜欢聚会式休闲,但必须近在家门口,这就要求公共文化空间要‘接地气’。此外,‘扣人心’指的是,公共文化空间需要拥有一个共同的‘魂’,否则难以持久。”
因此,“闵行文化客堂间”的选址大多依托于乡村“会所”。这是闵行区近30年间产生的新型聚会空间,由集体建造,专供村民操办红白喜事,空间规模大(一般可摆四五十桌),利用率高(全年双休日几乎排满)。乡村“会所”无疑是村里人气最足、气氛最热的公共场所。“文化客堂间”设在“会所”之内或紧邻“会所”,不仅为红白喜事增添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乡土话题”,传播了正能量,而且使“文化客堂间”借得人气扩展了社会效应。
翁建伟表示,文化客堂间也是闵行区文广局推动社会“硬”治理走向文化“软”教育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在梅陇镇先行试点。
2016年7月14日,首家“闵行文化客堂间”在闵行梅陇镇行西村揭牌。在现场,不仅有诸多市、区人大代表参加,著名笑星王汝刚也特意前来为客堂间揭牌。仪式结束后,在客堂间中还有闵行区花厅评弹团万祖年老师带来的传统长篇弹词《绍兴师爷》、编织班学员的作品展、书法班现场书法展示、暑期青少年绘本阅读活动等,精彩纷呈。
王汝刚坦言,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行西村地处城乡接合部,离开镇文化中心路程较远,本着‘不求高大全,着力小巧精’的理念,厉行节俭,因陋就简,利用原来的村民礼堂,办起了文化客堂间,受到大家欢迎。”
文化客堂间内,墙上悬挂着的老照片,如实记录了梅陇行西村的历史轨迹:庆祝土改胜利,移植鲜花成功,欢天喜地运送粮棉,敲锣打鼓欢迎下乡干部,改革开放建设城镇一体化;还有不少重现传承民俗的温馨场面:元宵节包汤团、端午节裹粽子、重阳节蒸甜糕……这些照片都是向社会征集来的,随着时光流逝,显得越发珍贵。可以说,这些照片倾注了美好的情感,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在照片铺成的时光隧道中,村民们走向实现中国梦的幸福驿站。
堂间里可谓人丁兴旺,座无虚席,在王汝刚看来,“客堂间办得热闹,关键在于活动丰富”。
工作人员会预先发布清单,村民根据兴趣爱好自选项目。从目前情况看来,最受欢迎的是明星做客,最聚人气的是文艺演出,最具特色的是主题聊天,主题聊天与一般聊天明显不同,重点在于有的放矢,突出主题。比如推介新书、征集乡谚俗语,讨论凡人家事,漫谈旅游趣事,村民们不分老幼围坐在八仙桌旁,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去年5月,行西文化客堂间试运行第一周,便迎来了梅陇镇文体中心配送的高雅艺术进社区——小翁双杰艺术工作室专场巡演,吸引了近500名村居民前来观看,可见文化客堂间人气之高。在客堂间里,村民每周按时赴约,相约“精彩星期三”,一起聊天聚会,看看节目,听听乡情故事,分享文化的饕餮盛宴。不仅本村村民爱看,连附近村居百姓也会慕名而来。
更让王汝刚印象深刻的是客堂间的服务。比如,村民在讲述故事时,不用提醒,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记录下来,提升为百姓口述历史。同时,鼓励大家动笔形成文字,并且挑选部分优秀文章和精彩言论,向有关报刊推荐发表或出版,其他作品则用于制作黑板报、标语牌,公布于众,扩大影响。
目前,闵行区已率先试点建设十个文化客堂间,成熟后将逐步在区内继续推广。
其实,自2016年起,闵行区便开始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双向发展路径。一是“从上至下”建立和完善市、区、镇、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网络,融合各类社会资源,依托“文化春雨邻里行”“邻里中心文化配送”“闵行文化客堂间”等项目,力求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末梢,直接送到闵行百姓的家门口。二是“从下至上”扶持和培育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健康发展,利用区级资源平台,搭建如“街镇文化展示周”“浦江沪剧节”“上海合唱节”“金平之夜广场文化节”这样的基层群众自我展示平台,使之发展成为百姓知晓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闵行区文广局局长杨继桢表示,以后希望能用更多百姓自己的作品来夯实区级文化品牌建设,让群众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展示自己创作的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认同,凝聚文化共识,发挥文化对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稳定性及长远性作用。
※凯发官网入口地址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