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体育 > 正文

热爱与超越, 他们从不缺席-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6-09-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在里约,残奥会创下了一个个耀眼的纪录,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撰稿|仲 睿
 
      北京时间9月19日上午,为期11天的里约残奥会在马拉卡纳体育场闭幕。自1960年罗马残奥会创办以来,本届残奥会首次进入南美大陆,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22大项、528小项的比赛。如果说,奥运会是顶尖选手突破人类自身极限的角逐,那么,残奥会更像是一次人类精神不屈的冲顶之旅……
 
赛场表演令人震撼
 
  里约残奥会期间,在里约奥林匹克公园内,设有一处残疾人体育体验区。当你作为一名旅游者或者是参观者来到这里,请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健康强壮的人而不屑于这样的体验。体验区的现场讲解员告诉大家:其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存在某种形式的残疾,不论人们本身承认与否,无论这种残疾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人们难免患有眼睛近视和各种可能致残的疾病,甚至于骨折和留在身上的伤痕,都是一种残疾,只是残疾的程度不同罢了。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正处于力学不平衡的自然状态:有人面部向一侧倾斜,有人两肩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有人左右腿的粗细及两脚的大小不同,有人鞋后跟磨偏,有谁敢说自己是十分完美的身躯?凡是不完美的东西都会存在缺陷的遗憾。
  在里约奥林匹克公园体验区内,参与者需要坐在轮椅上投篮,坐在地上打排球,或者戴上眼罩,蒙住眼睛,用一根牵引环和同伴的手腕相连,开始在黑暗中听着铃声向前奔跑……在那一刻,只要你参与进来,一定会切身体会到残疾人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特殊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再将眼光投向里约残奥赛场,此时的你一定会被残奥选手所表现出来的超越自我、突破自身障碍的顽强精神所打动。在里约,当你看到失去双腿的运动员,用假肢在田径赛道上奔跑的时候,这种景象就会立即让人产生一种震颤;当失去单臂的选手,用牙咬着乒乓球发球,去挥拍攻球的一瞬间,你那善良而美好的心脏就被这种超常的技艺击中了;当单腿残疾运动员跃出一个并不太高的高度时,相信你的精神此刻也达到了一个高亢点;当一个长相俊美的姑娘用双臂拖着半截腰身,在游泳池里搏击水花的时候,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和惋惜;当数个坐在轮椅上的选手,展开轮椅球篮球大战时,你不会认为这仅仅是在比赛或是在做游戏,那是精神和意志的大会战。所有这些精彩的、令人惊讶和震惊的场面,都发生在刚刚结束的残奥会的赛场上…… 
  在里约,由332名中国残奥选手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创下了一个个耀眼的纪录,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冷面枪王”董超以205.8环的成绩为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首金,这也是他继上届伦敦残奥会获得首金后的第二次夺冠;申城脑瘫小伙傅昕瀚在著名田径教练孙海平的指导鼓励下,走向了残奥赛场,此前他参加过三届残奥会一直未能实现金牌梦,如今当他在里约勇夺铅球比赛冠军时,他终于开心地笑了;同样是来自申城的选手周景景在轮椅击剑比赛中勇夺3金,这位原本因为残疾而感到自卑和绝望的女孩,终于在里约赛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天宫二号”升空的中秋之夜,里约残奥会中国旗手荣静在女子花剑a级个人赛中夺冠,中国残奥历届金牌总数也历史性地跨越400枚大关;本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金、81银、51铜,以239枚奖牌高居奖牌榜榜首,中国代表团已连续四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两个世界第一……
  在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中,有这样一位选手,他连续参加4届残奥会、共获10枚残奥金牌,被队友亲切地称为“飞鱼”。这位残奥选手名叫许庆,在里约正好迎来24岁生日。他1米75的个头,淳朴的笑容总是挂在他的脸上,然而,当我们看到他双肩下空荡荡的袖管,才意识到他过去的经历是多么的艰难和不幸——6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改变了许庆的人生轨迹。或许,在孩提时代小许庆对身体的残疾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然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周围异样的眼神中,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楚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后来他学会了游泳,普通人游泳需要双臂划水换气,但许庆的双臂几乎没有,呛了无数次水,许庆都挺了过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支持自己前行的动力,那是来自生命的力量”。试想,当一个人宁愿用整个生命去改变悲惨的命运时,会产生怎样的动力和能量?就这样,没有双臂却心怀梦想的许庆在游泳池里越游越快,他游到了雅典、游到了北京、游到了伦敦,如今又游到了里约,并在4届残奥会上夺取10枚金牌,用乐观和坚强书写了残奥会上的“飞鱼”传奇。
  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还记得北京残奥会上用脚趾弹钢琴的刘伟吗?一个双臂被截肢的残疾人用脚趾弹琴的时候,那双脚比常人的手还灵活。他所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高超技艺,已经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小时候,刘伟喜欢踢足球,他最欣赏的球队是巴西队,最崇拜的偶像是哥伦比亚的“金毛狮王”,然而,正是在10岁那年的一次飞来横祸,让他失去了双臂。身体残疾后,刘伟离开了绿茵场,开始学游泳,两年后,他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当时,自信的刘伟对母亲许下承诺:要在北京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然而,命运仍然是那么的无情,在全力备战期间,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告诉过他母亲,小时候的高压触电,对于刘伟的身体细胞有过严重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红斑狼疮或白血病的可能,现在他必须放弃训练,否则将危及生命。就这样,在先后放弃了足球、游泳之后,他又把希望放在了另一项爱好上——音乐。当时,谁也无法想象,没有双臂的人怎么能弹好钢琴呢?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经过几年苦练,终于他用音乐这一特殊的方式参与到“唱响奥运”活动中来,当时他和刘德华同台演出,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名曲《梦中的婚礼》演绎得出神入化,在北京残奥会上弹响了属于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再来看看本届里约残奥会,对于中国坐式女排来说,这次未能夺冠固然可惜,但她们的战斗力、凝聚力却让人们肃然起敬,她们的故事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来自杭州的李丽萍是队中的“四朝元老”,她曾是一名普通的化工厂女工,17岁那年,因一场突发的车祸导致她右腿高位截肢,也失去了刚刚到手的工作。离开化工厂后,她决定开始重新生活,白天卖菜、卖大饼,晚上到夜市摆摊,她还拄着拐杖、戴着假肢走遍了萧山的职业介绍所,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时,有人建议李丽萍通过残联寻求帮助,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残联的电话。没想到,第二天上海残联就派人登门看望了她,并将她推荐给了上海市残疾人排球队,李丽萍从此与排球结缘。李丽萍没有想到,回到上海的第一天她就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食堂大师傅给她专门留了晚餐,时任中国坐式女排主教练乐融融给她买来了毛巾、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用品,老队员陈玉萍主动打地铺将床位让给她,队长吕红琴给她拿来了换洗衣服,还一直跟她聊天谈心。一周后,乐指导陪她回萧山,替她还清了2000多元的债务。就这样,李丽萍背上全部的行李铺盖,正式加入上海残疾人体训中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艰辛的、超出常人的付出,注定了坐式女排的辉煌。然而,谁都不会想到,李丽萍的教练乐指导却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离开了人间。噩耗传来,全队所有人深感悲痛。在那一刻,李丽萍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今后的残奥会上以更完美的表现告慰恩师。记得李丽萍曾经满怀真情写下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收信人是已故的原中国坐式排球队总教练乐融融,地址是——天堂。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敬爱的乐指导,您在天堂还好吗?您一定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吧?征战残奥会这是我们曾经一起的约定啊……是的,生活曾带给我们不幸,可是我们又是何其幸运,走入了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当初是您把我这个孤苦伶仃、缺了一条腿几乎走投无路的农家女孩带到了上海,我不会忘记,当时您对我说:“丽萍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而我一直想对您说,“乐指导,您真像是我的父亲。” ……多年来,李丽萍随队征战世锦赛、残奥会,还利用训练之余时间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行政管理,并成功拿到学士学位。
  说起中国坐式女排的故事,还有另一个需要提及的人物就是吕红琴。吕红琴有一张俊秀的容颜,与之不般配的是她那双自嘲为“熊掌”的手,掌心宽大厚实,长满茧子,指关节粗大,这一切全是练排球的结果,可她却一直为此感到自豪。想当年长宁区残联推荐她加入上海女子坐排时,父母都舍不得,吕红琴却坚决要去。从小到大,吕红琴的体育课全都免修,当她孤零零地趴在教室窗台,看着操场上蹦蹦跳跳玩得兴高采烈的同学时,她不知偷偷抹了多少回眼泪。对于体验运动,她一直全身心地向往着。终于,命运给了她召唤,如今的她,已经是中国坐式女排的队长,主力二传。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的情也真、我的爱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里约中秋节的那个夜晚,看台上,观众纵情歌唱;排球场上,姑娘们自豪的泪水在飞,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最终,坐式女排姑娘虽然输给了美国,屈居亚军,但是关于她们的传奇故事却感染了每一个人……
 
“欠他们一个头条”
 
  无论残疾人本身还是健全人,对于残疾的恐惧恐怕仅次于对死亡的恐惧了,而这种恐惧正是社会的偏见和社会本身的残疾所造成的。百度搜索显示:据联合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5年,全世界有严重残疾的人约6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其中亚太地区有4亿多,占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人们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不愿相信的理由大概是用肉眼没有看到大街上有如此众多的残疾人。但这确实是一个触目惊心、令人叹息的数字,而对于轻残人的数字至今没有调查,因为这个数字太大了,大到几乎人人都有某种形式的残疾。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的相关媒体的报道难道还要从残疾人身上跳过去吗?
  残奥会的闪亮之处体现了残疾人的勇气,是顽强,是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直面人生的坚强。然而,说实在话,平时人们很少观看过残疾人的比赛,或者是比赛的电视转播。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电视台,也很少转播过,就连新闻照片也是所发甚少,为此央视第5频道和搜狐体育栏目在里约残奥会期间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个专题:“我们欠他们一个头条”。比起奥运会的热闹,国人对残奥会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有网友评论称“不是我们不关注残奥会,而是我们想看都看不到,直播录播都很少见”。
  也许体育竞赛一直被认为是健全人中的佼佼者所从事的一项活动,它对人体的机能和素质要求很高,通常的体育比赛又常常带有高强度的身体抗衡,它是人体的力量、技巧与智能的综合反应,也是体育竞赛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所在。那么,残疾人参加体育竞赛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效果?我们不妨做一些具体的描绘和推断:如果两个残疾人在进行拳击或是摔跤比赛,将会产生怎样的场面和效果,这是否太残酷了呢?无论谁把谁击倒在地,都只能证明:我比你残疾得好一些。如果让一个残疾人去进行体操表演又将是一幅怎样的场景,是否能够产生应有的美感?如果不能,那是不是对残疾人和体育竞赛本身的愚弄和亵渎?
  实际上,残疾人参加体育竞赛的范围是有限的,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残奥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是在展示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突破自身生理极限的一种常人所不及的精神境界,以及这种境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审美价值。如今,断臂维纳斯已被世人公认为美的化身。据说,她之所以美,恰恰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而有一种超然的缺憾美。无独有偶,如今,当许许多多的中国旅游者来到洛杉矶,都会在运动场主会场的入口处停留片刻,在那里拍照留影,背景是左右各有一尊醒目的雕像,一男一女赤裸着坚实的肌肉和发达的四肢,只是作者没有给雕像塑上头,就像是罗浮宫里的胜利女神的雕像一样,给人以太多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是一个健全的人,在观看残疾人比赛时,相信你不会发出居高临下的一笑,你笑不出,你可以鼓掌、可以呐喊,你也会惊叹、折服,当然,你也会在整个过程中或是在观看完毕后,留下一窜疑问和一串惋惜,甚至还会有一点儿说不出的味道。相信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研究是否转播残疾人比赛实况时,同样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莫衷一是,所以说“欠他们一个头条”,这是一个多么复杂而又无法面面俱到的抉择,这或许就像这件事情的本身一样,它是残缺的。
  为此有人呼吁:“请不要责怪残缺,请给残缺以理解。”残奥会同样应该获得掌声,也应该值得我们骄傲。或许,我们并不在乎中国残奥代表团是占据奖牌榜多少个第一,又或者是打破了多少项世界纪录,其实每一位出现在残奥会现场的运动员,他们本身就是一枚独一无二的冠军。
  “在残奥会上,你会发现,那些你本以为存在于世上的差别其实远非那么明显。你们将会看到我们共处同一个世界。”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坐着轮椅在残奥会上致辞的情景,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事实上,在已经结束的里约残奥会比赛中,一项又一项新世界纪录的诞生已经说明,他们的身体尽管有缺陷,但他们的意志力却不比我们任何一个人差,而且他们在某种程度会创造出比健全人更为惊人的成绩。本届残奥会让世界体坛津津乐道的是,残奥会上男子1500米4名运动员的成绩居然超过了里约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尤其是阿尔及利亚选手阿卜杜勒·巴卡以3分48秒29的成绩夺得冠军,打破了残疾人1500米的世界纪录,并且比里约奥运会该项目冠军美国运动员森特罗维茨的夺冠成绩快了近2秒。这一成绩,足以登上各大体育媒体的头条。
  从1960年的首届残奥会至本届里约残奥会,残奥会已举办过15届了,如果再往前追溯,最早的残疾人体育运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造成大量士兵伤残。战争结束后,欧洲战场上的伤残士兵自行组织起来进行康复活动,成为现代残疾人体育的雏形。二战后,在英国东南部的斯托克·曼德维尔康复中心,来自德国的外科医生古特曼在那里为脊髓损伤患者中组织了一次运动会,由此开启了“把运动作为康复方式”的先河。延续多年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正是现在残奥会的前身。
  残奥会举办至今已有50多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本身,就是同天灾人祸进行殊死的抗争,而残疾人体育正是对上帝的蔑视和挑战。历届残奥会上,有许多残奥运动员在参加完各自的比赛后,又在新的体育运动领域内开始了自己的超越与追求。其中有两位美国女选手曾经引起过轰动。一位是美国加州女子莲恩·科克斯,她在鲨鱼出没的寒冷海水中,用她有缺陷的身体完成了横渡白令海峡的壮举。另一位遭遇车祸重创的残疾人,独腿登上了北美之巅麦金来顶峰,当她单腿屹立在北美最高峰时,健康人垂下了高贵的头颅……人类在藐视上帝,人类在藐视障碍,人类在证明人是无所畏惧、无法阻挡的,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有残疾的人,都有理由去证明人的伟大。
  当然,有时候再伟大的人也会难逃自己的宿命。本届里约残奥会上,有一位比利时姑娘格外让人关注,这一切皆因她决定在里约残奥会后,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想象一下,一边为自己的梦想在体育赛场上拼搏,一边却又因为无法治疗的疾病亲手为自己筹备葬礼,还有比这更悲情的事情吗?今年37岁的费福尔特在上届伦敦残奥会中获得了t52级女子轮椅短跑100米冠军,打破残奥会纪录,并且还获得了该级别200米亚军。去年她还在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摘得金牌。优异的表现和坚强的意志使费福尔特在比利时国内家喻户晓,比利时国王和王后还亲自给她授奖。但如今这位传奇人物已经决定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了。对此,她解释称:“我的身体真是太疲惫了。整晚大部分时间都只有两三个小时睡眠,而最疼的时候一个晚上只睡了10分钟,刚睡下去就被疼醒,任何大剂量的药都无济于事。
  “虽因痛苦我决定安乐死,但我仍然想夺得金牌,里约将是我最后的希望。”最终,费福尔特在并不算太擅长的400米比中收获了银牌。按照残疾程度从重到轻,残奥会的田赛分为f51-58级别、径赛为t51-54级别。费福尔特所属的t52代表胸部以下几乎完全瘫痪,属于残疾程度十分严重的级别。
  对于费福尔特这一选择,外界深感震惊和惋惜,也备受争议,许多人认为她不该放弃生命,但她决定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拼搏在她所深深热爱的残奥会赛场,她的选择或许是她的魂牵梦绕的梦想中的一种解脱。
  在里约残奥会上,还有这么一位传奇选手,他曾是f1赛道上的风云人物,现如今又在残奥会手轮车的赛场上勇夺3金。对于f1车迷来说,扎纳尔迪的名气或不如舒马赫、汉密尔顿、阿隆索等那样如雷贯耳,但绝对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赛车手。上世纪90年代,那正是他与车神舒马赫同场竞技的年代,当时扎纳尔迪刚刚出道便代表乔丹车队取得两个第九名。此前不久,扎纳尔迪还曾勇为f3000年度冠军,在那个年代的f1,这个成绩对初来乍到的车手来说,已经足够夺目。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命运跟扎纳尔迪开了个天大的玩笑。2001年在开轮方程式德国站比赛中,一直保持领先的扎纳尔迪因驾驶失误加速过猛导致车辆侧滑跨过缓冲区,与时速超过320公里的另一位车手碰撞。撞击后扎纳尔迪的赛车完全变形,碎片洒满跑道,现场一片混乱。医务人员立刻将其送至柏林附近的医院就诊,当时情况相当危急,扎纳尔迪下半身从骨盆以下均承受重创,这位意大利车手最终被截掉双腿,才得以保住性命。据医生透露,当时扎纳尔迪的心脏曾在40分钟里7次停止跳动,但最后还是成功脱险,这绝对是个奇迹。
  如果说扎纳尔迪的赛车手生涯是一场悲剧,但他此后用自己对赛车运动的满清热情和毅力谱写了更为感人的故事。受伤后,躺在病床上的他不但没有消沉,反而亲手为自己设计、制作了假肢,并坚信自己能够再次坐进赛车、奔驰在赛道上。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简值是痴人说梦。然而,在受伤残疾一年之后,扎纳尔迪真的做到了。当他重新坐进驾驶舱,驾驶着赛车重新飞驰在当年的赛道上,世界车坛都向他敬以崇高的敬意!作为一位高位截瘫的选手,他能再次参加比赛,结果早已不再重要,真正意义是扎纳尔迪以重返车坛的惊人之举再次超越梦想。
  四年前,扎纳尔迪参加伦敦残奥会,并取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的好成绩。如今,在里约残奥会上,扎纳尔迪续写传奇,获得1枚金牌2枚奖牌。知名f1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在得知扎纳尔迪拿到金牌之后,也第一时间向这位伟大的生命斗士送去祝福。
  残奥赛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些各不相同、大大小小的故事,或辉煌、或悲壮、或令人悲怆、或令人惋叹。而所有关注这些特殊比赛的人,都会为他们怦然心动,热泪盈眶。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