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地址官网入口地址首页 > 专栏 > 海上客 > 正文

“沈教头”二三事-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8-04-0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提示:他是一位“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知识分子。
沈嘉禄
 
  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沈善增因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于3月26日凌晨3点05分去世,终年68岁。
  一清早我接他太太秦剑萍的电话,得知噩耗后一时语塞。那天在病床边说好了的,等他出院后我再要去他家探望。想不到半夜里一个翻身,他的心脏就支撑不住了。
  在上海文坛,沈善增有个雅号叫“沈教头”。上世纪80年代,文学界云蒸霞蔚,流派纷呈,佳作迭现,文学杂志遍地开花,上海作家协会乘浩荡东风举办过两期青年作家创作讲习班,身为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的沈善增责无旁贷地担纲带课老师,所以大家戏称他为“沈教头”。
  “沈教头”也就比学员大几岁而已,个别学员年龄还比他大,小教头大学生,大家也不以为怪。这两期学习班又被戏称为“黄埔一期”和“黄埔二期”,一期中的佼佼者有孙甘露、金宇澄、殷慧芬、阮海彪、程小莹等,孙甘露的成名作《访问梦境》、阮海彪的成名作《死是容易的》都是在学习班上写成或定稿的。二期中的出挑者有张旻、朱耀华、徐策、陆棣等,我也是“黄埔二期”的。
  这个全脱产的创作学习班,为业余写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极佳形式。沈善增请来不少大咖讲课,最后半个月就拉到外地圈起来搞创作,上一期拉到南溪江边,我们这一期是拉到泾县一个山沟沟里,关在某军工企业的招待所里,推门即是青山,低头即是溪流,竹海茫茫,云遮雾罩,每个人写得昏天黑地,最后将厚厚一叠稿件送到教头面前。若干年后我才听说,有些学员的作品是他一字一句改出来的,作品一举成名,得了大奖,媒体争相报道,幕后英雄却无人提起。
  青创会的成果如何首先要看作品,所以沈善增非常用力地向《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等有全国影响的杂志推荐,作品发表后引起较大影响,他就比自己的作品得奖还高兴。学习班结束后,沈善增如释其重,就开始创作《正常人》。那会我经常去他家,作协给他解决了住房,底楼、一室户,连客厅也没有。我给他家做了用于防蚊的纱门,卫生间的冲淋水管也是我给接的。三十年前天宝西路那边真是“人迹罕至”,安静是最大的优点,他就在太太熨烫衣服的小搁板上一笔一画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正常人》先在《收获》上发表,后出了单行本,它是沈善增最着力、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他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密码的解读,都写了进去。后来他还写过不少作品,其中的学术专著对孔子、老子、庄子以及佛说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确是开拓了读者的思路。近年来,沈善增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民族复兴的重大命题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写了不少文章,他对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解读相当精深,结合中国发展与改革的诸多难题提出了不少新思路。
近几年来,他还撰文主张“崇德说”,他的有好几篇文章还引起了北京高层的关注。在他向我透露此种消息时,言语间的激动令我想起了杜甫。与一些爱惜羽毛、追名逐利的作家不一样,他是一位“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知识分子。
  沈善增还热衷于打太极拳,鲁迅公园是他的主场,有一段时间无论寒暑,几乎天天要与拳友切磋,拳友也称他为“沈教头”。他自学气功,不遗余力地为人治病,确实也治好了不少人,他太太和儿子的致命急病都是经他起死回生的,于是就未免太过自信,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一直抗拒服药。春节期间被送进医院抢救,他事先将通信录藏起来,怕太太打扰亲朋好友,在走廊上一躺就是十天半月,后来小秦意外找到这本通信录,才使他在急诊病房有了一张床。我去医院探望时,他仍表示不碍事,出院后也不打算服药。一个热情为别人、为社会开方治病的人,对自己却讳疾忌医,让人难以理解,也十分惋惜。
 
精彩图文
网络订阅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