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专栏 > 正文

酸梅汤-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4-06-1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不管宋代还是明代,青梅作为冷品的常用原材,已被高度认可。

 

沈嘉禄
 
  入夏后,消暑解渴成了话题。提起饮料,如今是碳酸饮料的天下,大热天你走在路上看看,小青年边走边喝的不是可乐就是美年达,饭馆里,桌上最抢眼的饮料也是这个。真把我气的!难道咱泱泱大国就没有自个儿的饮料了吗?
  中国是饮食大国,怎会没饮料呢?早在周朝,古人就发明了冰窖,冬天把冰块存在地窖里,到夏天拿出来做饮料享用。到了讲究生活品质的宋代,花头就更透了,《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17种“凉水”,甘豆汤、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五苓大顺散、紫苏饮、香薷饮等,纯天然啊,还用了上好的药材。到了明代,又整出了青脆梅汤、黄梅汤、凤池汤、橘汤、茴香汤、梅苏汤、天香汤、暗香汤、杏酪汤、绿云汤、绿豆汤、橄榄汤、茉莉汤、豆蔻汤、干荔枝汤、柏叶汤、桂花汤等三十余种。但不管宋代还是明代,青梅作为冷品的常用原材,已被高度认可。经过一代代市场淘洗,酸梅汤就慢慢沉淀下来了。《燕京岁时记》里说: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
  梁实秋,石骨铁硬的老北京,在客居台北几十年后还对信远斋的酸梅汤念念念不忘,他在一篇文章里怀旧:“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的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道地北平式的装修。……(信远斋)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战胜利还乡,我带着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
  老北京人流行喝酸梅汤,上海人也跟得紧,1930年,来上海演出的京剧艺人郑法祥(世称“北派猴王”)与三个朋友合伙,在大世界旁边的延安东路近西藏路处开了一家郑福斋,以自制京式糕点和北京酸梅汤为主,兼营茶食、饼干、糖果等。老上海告诉我,那时候到大世界玩,都要在门口喝一碗酸梅汤。所谓“北京有信远斋,上海有郑福斋”这种说法因此而名传遐迩。
  在我小时候郑福斋还在,也喝过那里的酸梅汤,大热天站树荫下,一口下肚,周身冷彻,绝对过瘾。到了冬天,郑福斋只卖糕点和蜜饯,薄如棉纸的茯苓饼和山楂糕很不错,冰糖葫芦与羊肝羹也惹人遐思,这些都是极有北方风情的消闲小食。不过郑福斋的北京糕点不行,萨其马硬得如柴棒,鲜花玫瑰饼甜得发腻。最过分的是月饼,皮厚个大,硬如锅盖,砸得死狗,跟杏花楼没法比。其实知堂老人早都写文章抱怨过了:“我初到北京来的时候,随便在饽饽铺买点东西吃,觉得不大满意……”
  前些天约了三五知己在一家饭店吃饭,看到邻桌每人前面杵了一大杯深红色饮料,而且是带棱的那种老式玻璃杯。我觉得奇怪,可乐有这样盛的吗?一问服务小姐,才知是酸梅汤。
  有酸梅汤?马上要了一杯,一咂嘴,果然是久违的滋味,那种熟悉的冰凉的酸甜感一下子滑入咽喉,直沁肺腑,浑身舒坦。于是大家伙每人都要了一杯来喝,喝了一口也像我一样尖叫起来。
  问了服务小姐,又知道这里的酸梅汤是酒家自制的,别处没有买。
  据店里的老师傅说,酸梅汤的技术依据来自店老板上一辈传下来的独家秘方,绝对是“古法炮制”。他们从定点的产地收购来上等的青梅,在毒日头下暴晒数天,直至皮绉汁收,然后加冰糖和桂花等辅料熬制乌梅汁。熬好的乌梅汁沉郁墨黑,放在缸里散发着清香,每天根据天气状况兑成一定量的酸梅汤,冰镇后出售。有些老顾客就为喝这一口来这里吃饭。有些小青年肚量大,可以豪气满怀地一口气喝四五杯。
  后来在超市里我也看到有瓶装的酸梅汤原浆供应,矿泉水一兑就能喝了,但现在还会有人用古法老老实实炮制吗?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