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专栏 > 正文

谚俗入印,亦庄亦谐-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9-10-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上海的沪谚熟语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见微知著地见证了一座伟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撰稿|沈嘉禄

中国的印人一直将闲章视作表达内心诉求、精神寄托、自戒自嘲的载体。近年来传统文化、尤其是书画印三项国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语境中,激起了民众的广泛响应,不少印家除了斋室印、藏书印、吉祥印、纪年印外,还喜好调动印石方阵制作大作品,比如心经,比如名人名语,比如唐诗宋词,比如词牌曲,比如成语典故,比如戏曲剧目等等,巨制佳构,玲珑串珠,均可堪摩挲玩味,为书画、插花、焚香、读书、品茗、挂画、抚琴、拍曲、弈棋的时空,点上一颗美丽的朱砂痣,或冷不防地撞响内心的钟声。

  沪上知名篆刻家、书法家周建国从沪谚熟语中寻找创作灵感,将大俗化为大雅,为古老的篆刻艺术浇灌文学与风俗的养分,拓展了中国篆刻的表现空间。

  以民谚俗语入印,此前少有人指涉。三年前,周建国灵光闪现,以沪谚熟语为题材刻了几方闲章,受到同道的鼓励与称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有个“上海闲话”专版,每周一期,鼓励作者将上海方言植入小品写作,引爆了上百万读者的兴趣点。那么周建国的沪谚熟语印岂止是版面的点缀,更是写作者的灵感来源与遣字造句的依据。他勇于担当,乐此不疲,用志不分,愈战愈勇,积三年之功,蔚成大观。

  上海的沪谚熟语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见微知著地见证了一座伟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上海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上海人的品性与风度,也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尤其在特定的场域、语境、情势中,传递了上海人处世待人、评判时事的机警与善意。沪谚熟语与成语典故有着相似的功能,视不同对象、不同场合而精准、含蓄、婉转、直接、文雅、通俗地表达语义,往往因形象生动、比喻恰当、意蕴丰富、回味悠长而获得很好的沟通效果或评判质量。当然,随着时代的嬗递,有些谚语已进入休克状态,有些仍在较大范围使用,为方言争取到更大的转寰空间,体现出地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周建国选择沪谚熟语入印,自设门槛不低,过于粗鄙的不取,江湖气太重的不取,描写恶俗场景的不取,涉嫌暴力行为的不取,容易引起不愉快联想的不取,用普通话可以表达本义的不取,有违道德规范的不取。为此他不仅走访市民阶层和文化界的“老上海”,还翻阅了大量方言典籍和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精选了一批可以入印的素材。比如“看人挑担不吃力”“花好稻好样样好”“脚馒头浪打瞌充”等,体现了农耕文明对上海市民生态的深远影响,而“照排头”“出外快”“有心有想”“别苗头”“勿上勿落”“有数有脉”“工夫卖铜钿”“求人不如求己”“闷声不响大发财”“吃力勿讨好”“兜得转”“头子活络”“有花头”“看三四”等,又折射了上海走向商业文明阶段城厢社交空间的微妙变化和市民的精神状态。再比如“小家败气”“人来疯”“好白相”“推板一眼眼”“勿领盆”“猪头肉三不精”“做人家”“有腔调”“路道粗”“现开销”“老克勒”“茄门相”“笃悠悠”“身宽不如心宽”等,表达了市民阶层评判人事的尺度或生活态度。这些沪谚熟语很难在普通话或外国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个中奇妙精微,唯有上海土著能够体察。

  值得注意的是,沪谚熟语不仅流行于巷闾坊间,还被活色生香地引入戏曲、小说、评弹、滑稽、说唱、童谣、绕口令、谜语等文艺形式,在民间文学领域则有更为广阔的伸展空间。

  我们应该将周建国的这项艺术实践放在上海文化界着力研究、弘扬海派文化的宏大背景下来审视、来评判、来肯定。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