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专栏 > 正文

被塑造的作案人-凯发官网入口地址

日期:2012-08-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云南省巧家县爆炸案,再次真相大白了。案件策划者为迤博村村民邓德勇和宋朝玉。这是8月6日的消息。
  这起发生在5月10日的爆炸案,原已在案发次日根据监控和痕迹鉴定认定赵登用为作案人。警方随后又发掘赵登用的qq记录,称他“有报复社会心理”、“有暴力倾向”,破案结论有县公安局局长杨朝邦“以局长的名义和自己的前途来担保”。
  真相大白的巧家县赵登用爆炸案,再次真相大白时,赵登用只是被雇佣的“肉弹”而已。
  作为“肉弹”,赵登用自然与爆炸案仍有摆不脱的关系,而且赵登用也早因此案而闻名,这可以算是媒体继续突出赵登用的原因。然而,找到爆炸策划人,首要的意义本是证明警方对赵登用原有的认定错误,这才是最大的看点啊。
  对赵登用来说,就其所起的作用,“肉弹”或许不算离谱,但就其个人命运,这个说法显得过于轻松。这个世界上,有的肉弹是精神饱满,慷慨为之;有的肉弹是遭受胁迫,无奈为之。而赵登用是枉死者。他虽然穷苦,维生艰难,却也不至于愿意为100元送命。可以设想,他完全是蒙在鼓里,就成了爆炸的实施者。
  人们并不是将所有以身送弹者都称为“肉弹”的。赵登用没有想成为肉弹,他是带炸弹的人,但也是爆炸案的受害者,如同一名快递工送达炸弹包裹。旁观者看,他是“肉弹”;“肉弹”自己,又是怎样看自己?完全的旁观视角,有冷酷的娱乐色彩。
  人们用语言表达一切,也在语言里掺加各种色彩,有时是主动的导引,有时是无意的流露。词语编织着意义,时时如藤蔓裹挟偏见。疑人偷斧,表明偏见可以固化事实,经常地,人们是故意加力,导引着偏见的产生。
  在确认赵登用为作案人时,警方提供了赵登用的一些语言片断。这些来自qq空间、微博留言和手写日记的言语,组建了“暴力倾向”和“报复社会心理”的赵登用形象,例如,“社会不同情舍己为人的人,相反还会被当傻。我建议不要给一般人,一般见识”,“老子也走过二十几年,不是老子没有奋斗……老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健康的体魄,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能过你的后果会怎样吗?”“如果自己真正考进好的大学走了,不但不会被老师看不起,而且还会被老师表扬……以前的人生路走歪了,心理上存在缺陷,有时心里想到了极端,思想上有了不健康的想法,虽然有人欺负自己,但毕竟自己还是挺过去了……”等等。
  一个人能够说多少话,写多少话呢,但为了使一个人符合“罪犯”的特征,很多话将被忽略,而只有很少的话会被挑选出来。这样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性格孤僻,存在严重的暴力倾向”。围绕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社会关系,也要开始对他向来为恶的形象建构,于是从邻居、村民等人那里采集了相应的语言片断,组合出的赵登用形象是,“从小爱打架,在村里没人缘”,“平日性情孤僻,言行极端,悲观厌世,有仇恨社会、报复社会的情绪”。
  现在,终于可以说赵登用并不是一个策动了这个恶性爆炸案的人。那么,此前警方对他的一系列形象建构还有多大的真实性可言?由此,我们或可深想一层,那些先被定下了角色,然后完成的“客观描述”和“性格复原”,有多少是可信的?随着巧家爆炸案两名元凶的浮现,问题又转向了熟悉的方面。他们为何爆炸一个政务服务中心?在赵登用被认作作案人时,当地各级各方都可以堂皇地说,作案人与当地毫无关系,与当地正在进行的拆迁毫无联系。现在,这两个真正的作案者后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承受过什么,遭遇过什么,还能得到认真的打捞吗?
  赵登用被塑造成一个合格作案人的过程,是在司法机关的操作下完成的。这样的塑造具有法律效力,使人被认定,被法律办理,即使身死,也要被钉上犯罪的标记。死去的赵登用因人们普遍的怀疑而洗脱作案人的身份,还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样的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